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全国海防遗存广东最多“南海长城”共142处

全国海防遗存广东最多“南海长城”共142处

潮州大埕所城

全国海防遗存广东最多“南海长城”共142处

深圳大鹏所城

全国海防遗存广东最多“南海长城”共142处

台山市紫花岗摩崖石刻“海永无波”,见证明代抗倭功绩。

全国海防遗存广东最多“南海长城”共142处

汕头崎碌炮台是我国目前保存得较为完好、独立体面积最大的炮台。

全国海防遗存广东最多“南海长城”共142处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奋勇作战抗击英军的场景

中国是一个负陆面海的国家。由于长期未受到海外势力的入侵和威胁,中国有海无防,真正意义上的海防观念并没有形成。明代开始感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系统的“海防”思想才逐渐形成。

广东拥有4114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的约五分之一。经明清两代经营,留下了一大批弥足珍贵的海防遗迹,但过去并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不久前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广东明清海防遗存”作为一个专项,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我们可以说:广东是全国海防遗存最丰富的省份。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卜松竹

明代广东海疆

曾设15个“师”

据广东省文物局的数据,广东全省现存海防遗存142处,其中22处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市县级的有75处。它们覆盖了广东沿海所有的市、县,是明清保卫海岸的“南海长城”的余音,也是我国实施有效管辖包括海洋在内的国土、维护海洋主权的历史见证。

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所城居委会不远处的海边,北倚大尖山,至今仍矗立着一座古城的遗迹。这就是明代潮州卫下辖的海防军事重地——大埕所城。所城历尽沧桑,现场可以看到,如今四门仍在,布局依旧,部分城池也仍然保存下来。所城原来的周长大约在2公里左右,现存的城墙高度约有6米。东西城垣的保存情况还算不错,可惜敌台被毁,南北城垣破损严重。

大埕所城是广东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海防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创筑。根据当地地方志,所城在明代的驻军配置是1225名士兵,由十余名军官率领。武装力量还是很雄厚的。

明朝建立之初,海疆已经不宁,除了倭寇的袭扰,还有方国珍、张士诚等的残部出没于波涛之间。海防因而成为必需的选择。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在沿海大修城池,设置卫所,从此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了固定的海防设施。就广东而言,从1368到1395年,广东共设立15个卫,以及大鹏守御千户所等43个所。其中专门用于海防的有27个守御千户所。特别是洪武十九年(1386)与日本外交交涉的失败,让明朝沿海省份的海防建设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期。

明代卫所兵制通常来说一个“卫”下辖5个千户所,统兵在5600人左右,每个千户所的标准军力为1120人。如果按照今天部队的人数编制来对比,卫大致是师级单位,所大致是团级单位。不过卫所官兵是世袭的,另编军籍,三分屯田,七分戍守。卫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海上威胁对广东的骚扰。

明清长达500年经营

清代海防主要看炮台

广东的海防建设经明清两代长达近500年的经营,到晚清已经形成相当庞大的体系。广州市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所长、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利平告诉记者,从时间上划分,明代的海防体系大体是以卫所为主要基干,而清代主要依托的是炮台;从地理上划分,不妨从东、中、西三路来观察,东为惠州、潮州一带,中以广州为中心,西就是雷州、廉州一带,和今天广东的地理区域划分差别不大。

“清代,广东一直处于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既是清廷与海外进行信息、文化、产品沟通联系的窗口和通道,又是中外武力较量乃至冲突的主要场所,更是两次鸦片战争的主战区之一”,黄利平说,所以广东海防在清朝整体的海防链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利平指出,清代广东海防军队的诞生始于顺治八年(1651)。嘉庆十四年(1810),专设广东水师提督,并分设内河与外海水师。经过200余年的苦心经营,到鸦片战争前,广东逐步建立起以绿营为主,八旗为辅,以港湾、河道、岛屿为依托,以海上舟师巡哨,海岸水师营汛把守,近海陆路营汛支援为支撑的多层次、水陆相维的海防体系,防范与对付广东海防的主要威胁——“海上游魂”和“蕞尔诸夷”。在康熙二十四年(1684),全省水师官兵3.8万余名,道路嘉庆、道光时期,减至2.5万~2.6万左右。虽然从总数上来说似乎规模不小,但兵力比较分散。“水师每一汛塘兵力数量一般在数名至十几名,鲜见上百名兵力的汛塘,不能团集训练,而一旦有事征调,兵力集中十分困难,缺乏灵活机动的作战部队。可以说兵力分散应付平时治安尚可,但难以适应大的征战。”

清代广东修建了大量的海岛炮台、海口炮台、海岸炮台和江河炮台,成为海防体系的重要支点。其中,三次大规模海防炮台的建设热潮特别重要。第一次是1717年在两广总督杨琳任内,修整炮台、城垣、汛地等126座,主要集中在广东东路;第二次是嘉、道年间,主要集中在中路,修建了沙角炮台、镇远炮台、横档月台、崖门炮台等,其中虎门炮台等尤为重要;炮台多坐落在外商需要经过的海道、内河之要隘,特别是在虎门由水师提督关天培主持修建了威远月台、永安炮台、巩固炮台、靖远炮台等,加大了虎门要塞的防御纵深,增加了防御层次。第三次是光绪年间,大规模引进西式先进海防大炮,目标就是在海口消灭来犯之敌海军。

黄利平说,通过这几次大规模建设,“广东沿海凡扼要处所,炮台星罗棋布,呈线性在沿海一字排列。特别是处于广东中路的虎门要塞,改变了单独作战、各自生存的状态,将一个个军事‘据点’——炮台联结成互成犄角、相互支持、协同作战的防守‘面’。可以说,虎门要塞是关天培等人在当时条件下所做的最佳防御,是鸦片战争前整个中国沿海防御最为坚固的防线”,不过它们确实也存在着很多弱点,在鸦片战争中暴露无遗。

军事技术差别大

造就鸦片战争惨败

很多人在读到鸦片战争史的时候恐怕都有疑问,依托本土作战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加上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清军为何会输得如此之惨,双方的战损比为何会如此之大?

实际上,在闭关锁国状态下闷头发展的中国海防,并没能赶上近代的前两次军事革命。中西方海上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在明末就已经显现出来,只是面对西方小规模的先头部队,中国军队尚能一战,故而没有充分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清代的战船水平,在一个时期内比起明代甚至都有下降。

学者刘鸿亮等认为,鸦片战争时期的19世纪中叶,中西方船炮总体技术尚处于“木质风帆时代”,清代战船技术是以划桨为主要动力的单层甲板平底船向舷侧安装重炮的大帆船过渡,以撞击和强行登陆为特征的海战方式向舷炮齐射的线式战术过渡,相当于欧洲17世纪初期的海战方式,而最大的三桅双层甲板帆船的大小还比不上18世纪末期英国的六级战船,甚至不及国内载重千吨上下的商船,在火炮数量、火力方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炮台的修造沿用的仍是宋代以来长墙高台式的老式技术,防御功能很弱。这样的海上机动力量和海岸防御力量,在西方的蒸汽舰队面前,确实是很单薄的。

不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由于不把中国的海防力量看作一回事,派遣来的舰队从船只到人员的质量并不高,舰队中最大排水量为1746吨。尚不是当时英国的顶尖舰船,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以庞大的兵力和兵器组合,战舰排水量可以达到5000多吨,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就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