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吴中区重修苏州唯一高山水利工程穹窿山麓三堰二池五闸

提起穹窿山,人们自然会想到山上多姿多采的秀美风景,充满丰富人文内涵的名胜古迹,却很少有人注意过它的另一道特独风景——山下的三堰二池五闸。这是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苏州唯一的高山水利工程。

穹窿山三堰二池五闸,历史悠久,工程宏伟,全长数里,景象壮观。它始于宋朝,曾与历史上雍泰、曾汝召、汤斌、高其倬、江之瀚、林则徐、汤誉光、贺崇禧、高心夔、李超琼、王士暄、张一麐、李根源等诸多名人相关联。该水利工程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废弃,至今仍保存着多处遗址以及相关的村庄村名。

山上风景秀美,“山下田多荒芜”

穹窿山虽然地处太湖之滨,但是距离太湖毕竟还10余里之遥;南面的南宫塘、北面的木光运河(木渎至光福)并行穿过,然而可望而不可及。

穹窿山山势高峻,降雨时眼睁睁地看着雨水冲跑流失;干旱来临时则无水可用,水贵如油。山下农民饱受缺水的忧愁与痛苦,明朝苏州状元吴宽曾有“但嫌地势高,山家每忧旱”的诗句。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来苏担任吴县知县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也曾著文写道:穹窿高深甲于他“山,……山下田多荒芜,内高外卑,不能贮升斗水,五日不雨,田如龟腹。”因此当地“土著之民逃移者半。”这与人们脑海中苏州水乡到处是犹如繁星的大小湖泊和纵横交错的河道沟渠的印象,形成强力反差。正因为如此,在古代便有“雨师”赤松子在穹窿山活动的传说,它反映出古人企盼赤松子能掌管天上降雨,能使这里风调雨顺,农业粮食丰收,百姓生活无忧的愿望。

旧时农耕社会,广大农民“溯涧为田”,靠天吃饭,水利灌溉是农田丰歉的命脉。因而,穹窿山的水利关乎山下及周边农民的生存。怎样把下雨时从山上冲跑下来的雨水和平时山泉流出的泉水保存下来?最好的办法便是在山下开池,筑堰蓄水,修筑闸门,按时启用,通过沟渠灌溉农田。

据文献资料记载,宋朝有乡贤“度其泉源,创立三堰二池五闸,以资蓄泄,备旱潦,山氓便之”(乾隆《吴县志》)。三堰二池五闸,位于穹窿山东南麓。三堰分别为过沙堰、上堰、下堰;二池为荷花池、圆荡池;五闸分别为上堰闸、下堰闸、过沙堰闸、荷花池闸、圆荡池闸。此后,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理。

汤斌重修堰闸,百姓建祠纪念

明朝朱存理《苏州水利志》记载,成化八年(1472年),吴县知县雍泰曾承檄治理采香泾废堰。从穹窿山到采香泾有“粮田数千顷,遇旱禾槁”。雍泰亲自带领农民于穹窿山陇阪间寻得源头,盖由山腰法雨泉“流出者”。修筑一堰,分筑东西二条渠道:东边渠道由白马岭南流,逾过苍坞赵王墓折而向西,西边渠道由山下溇环赵王墓而向东,二流相合近采香泾,瀦“聚成潭”。雍泰相度地形,“筑二道石堰,堰各置阐,随水旱而闭启之”,工程“三阅月而吿成”。万历三十年(1602年),曾汝召任吴县知县时曾经重修。清初诗人张星镜有《穹窿山歌》诗描写道:君不见山下荒田六百亩,历朝苦旱“无车口。开得河渠数里长,农家岁岁足升斗。”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县知县王霖重修穹窿山麓堰闸池塘。“大清第一清官”汤斌来任江苏巡抚时,曾“请帑开浚张家塘等河,建筑堰闸。”遗憾的是,修筑堰闸的具体时间、经过以及工程量的大小,志书都没有详细记载,估计工程规模较大,汤斌因而赢得“乡民感戴”,在藏书庙旁建造汤文正公祠,“肖像供奉”(《穹窿小记》)。

后来,穹窿山堰闸屡遭洪水冲坏,屡坏屡建。据乾隆《吴县志》《光福志》记载,雍正五年(1727年),穹窿山下当地农民萧升等人向知县“报告”:紫藤坞在邓尉、穹窿两山之中,地势既高,每遇干旱,农田“无从戽水,田禾立槁”,“民苦旱灾,呈请水利”。经朝廷大臣鄂礼题准,工程于次年三月间,动帑开浚”,“在邓尉、穹窿两山之间开凿了一条紫藤坞河(俗称新开河),南通吕浦桥,直通太湖,北接白淹,引湖水灌田,使得“乡农无旱潦之虞,禾田无荒蕪之患,山田得水利济无穷”(乾隆《吴县志》)。

雍正十二年(1734年),高其倬任江苏巡抚时曾委督吴县知县江之瀚,“浚筑穹窿山麓堰闸池塘,旧有二堰二池五閘闸,以资灌漑蓄汇”。整个工程“开土二千二百五十方,采石六百五十余丈,土石工共四万六千余工,发帑银二千三百六十两有奇”(同治《苏州府志》)“,凡堰池闸座桥梁沟涧之规制,悉复其旧而加口以渊深坚固焉”(乾隆《吴县志》)。这在当时堪称是重大水利工程。

林则徐重修,李根源命名“汤公堤”“林公桥”

至道光年间,穹窿山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河塘沙淤,坝闸坍塌,形如陆地,雨则淹溺,亢则无济,实为民殃”(《穹窿小记》)“。水道久塞,山区常荒,村民困甚”(同治《苏州府志》)。

道光十三年(1833年),江苏巡抚林则徐联手邑绅潘曾沂、尢崧镇、徐僖等人倡议疏浚,由里董金启镇等负责筹集经费,先后疏浚穹窿山麓张家塘、东天河、香山港、枣木泾、朱家河、兴福塘等,南达太湖,北通光福铜坑港,环绕二十余里,灌田万余亩,实富国佑民之世功也“(《穹窿小记》),”四野咸颂“,赢得百姓称赞。

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则徐收到穹窿山下农民潘天瑞等呈状,称“穹窿山麓著名八版荒区皆高阜,稍遇雨泽愆期,或霪雨过多,即有旱涝之患,请帑修筑三堰二池五闸,以蓄山水来源,疏通山麓,以资灌溉”(《光福志》卷八)。是年八月,林则徐委派吴县贺崇禧负责疏浚重修。

重修后的三堰二池五闸,《穹窿小记》曾有记载,云:“三堰五闸,一曰圆荡池,二曰过沙堰,三曰鲤门荡(又名荷花池),四曰上堰,五曰下堰,而上、下两堰因隔一堤,故分上下堤。上以便行人要道,堤旁遍栽杨柳、桃花,以固堤岸,蓄水灌田,可计二十顷。堰闸坐落吴邑二十都上扇六都十一图、十图、九图之间。”(下同)三堰二池五闸,自彼(拈花)寺前至圆荡池“止,其溪九曲,三分三合,……拈花至花池双合水,长桥头双合水,金鸡墩双合水,石臼亩村双合水,柳家场村双合水、大潭桥双合水。”整个堰闸池塘水利工程,相当雄伟壮观。

重修工程结束后,尚有余资”。林则徐便““节谕建祠,并饬府县立案,每年春秋邑宰致祭”“。里人建有汤文正公祠祀焉,选文勒石,记之甚详,碑为郭辙眉峰书”。穹窿山的老百姓为感激林则徐,铭记其恩情,在汤斌的祠堂里增添林则徐塑像,每年春秋祭祀。张一麐曾著文记道:道光十六年,抚林则徐委吴县贺崇禧“浚三堰二池五闸,至于今赖之。闸有二桥,吾友李印泉名之‘汤公堤’、‘林公桥’,以比西湖之苏堤、虎丘之白堤。”

李超琼、张一麐重修,曾再现昔日辉煌

光绪五年(1879年),吴县知县高心夔曾经主持修葺穹窿山上坞、下堰,里人严国标出资,山人黄恩湛董督其役。

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经修筑金鸡湖“李公堤”的李超琼,担任吴县县令后主持整修穹窿山三堰五闸,拨款1800余缗(一说为帑银1300余两),他还亲自与乡民一起参加劳动。吴锡熊撰书《重修穹窿山堰闸銘》,立于藏书庙。宣统元年(1909年)春,吴县知县王士暄应里人张家良、邑人吴锡熊等请求,捐资修建穹窿山堰闸,并重建闸与神庙,斥资700余缗。

三堰二池五闸最后一次重修,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当时,张一麐、李根源在善人桥地区创办农村改进会,兴修水利是改进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年十二月,由张一麐弟弟、善人桥农村改进委员张一鹏组织乡民修建,历时30余日,凿石、培土人工3400个,计用石灰1100担,石条130余丈,总费用“银二千二百有奇”。除个别团体、个人捐赠之外,张一鹏承担1800元。张一麐特地撰写《重修穹窿山五闸记》。

穹窿山三堰二池五闸是苏州地区最古老、最浩大的高山水利工程,蜿蜒曲折,宏伟壮观,绵延数里,曾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许多的惠泽。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它为吴地水利史写下了重墨浓彩的一笔,堪称是吴地农耕文明的一个缩影。由它串联起来的雍泰、曾汝召、汤斌、高其倬、江之瀚、林则徐、汤誉光、贺崇禧、高心夔、李超琼、王士暄、张一麐、李根源、张一鹏等一大串名人,为穹窿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它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作用,完成了历史使命,于上世纪90年代被彻底废弃。

穹窿山三堰二池五闸曾经是穹窿山乃至吴中大地上一道十分独特的亮丽风景。至今尚存上下堰、圆荡池、过沙堰等遗迹和堰头村等村庄,让人记取她曾经的辉煌。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