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注重祛寒湿,不要老了才后悔

中医认为「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意思是说,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振,难以去除寒邪,进而湿气侵袭,以致血运不畅。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徵。湿气重、体寒皆是万病之源,现代人爱熬夜、少运动、爱喝冷饮、要风度不要温度,都极容易导致寒气湿气入体,尤其是秋冬季节更为严重。
注重祛寒湿,不要老了才后悔5个部位最易受寒

第一是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擦乾晾乾或用吹风机吹乾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

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放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外出最好戴上围巾。

第三是口鼻

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

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即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

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乾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注重祛寒湿,不要老了才后悔

秋冬驱湿寒5步

时值秋末冬初,天气渐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体。

1.顺时令

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晒太阳

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3.迈开腿

「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4.少熬夜

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淩晨三四点钟,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脑子不听使唤,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的表现。

因此,冬季更要有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5.控情绪

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绪,用恰当的方式宣洩情绪。特别是中老年人,要高高兴兴,学会宽心待人待事。

注重祛寒湿,不要老了才后悔

最后推荐适合秋冬的驱寒祛湿养生

1.生姜糯米粥:糯米、生姜、葱白、醋一起熬煮,是中医上有名的「神仙粥」。此方源于清朝的《太医院经验神方》:「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防治感冒保安康。」

2.薏仁茶,组合型的薏仁茶,包含有薏仁、赤小豆、绿茶、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等食材,可祛湿消肿、排毒淡斑。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