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大年初三 | 一看民俗 讲究一整年

不看民俗不知道,原来初不看民俗不知道,原来初一至初六都是有说法的。

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三 | 一看民俗 讲究一整年

女娲娘娘,是中国民间广泛,而又长久信奉、崇拜的一位古神,在神话传说中,女娲被看成是创世神和始祖神,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

传说女娲能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化育出七十样东西来。祂的一段肠子,就曾经化生出了十个神祇。女娲最伟大的创世业绩表现,为搏土造人和炼石补天。

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造出鸡,初二造出狗,初三造羊,初四造猪,初五造牛,初六又造出马,到了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一个个小人来。她造了一批又一批,感到速度太慢,于是扯下一根藤条,蘸满泥浆,挥舞起来,星星点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就这样,大地上很快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可是怎样让人类永远生存下去呢?要是死了一批,再重造一批,那太麻烦了。于是他就创建了婚姻制度,自已充当人类的第一个媒人,把男子和女子们配合起来,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繁衍下去。(以上传说,载于《说文》、《楚辞》、《山海经》、《风俗通义》等古籍)

因此这个中国第一个媒人,便被后世遵奉为媒神之祖,又称「高媒」,也就是婚姻之神。人们祭祀这位婚姻神,典礼十分隆重,修了女娲娘娘庙或高媒庙,用太牢(猪、牛、羊三牲齐备),最高礼节来祭祀,在每年春天二月,青年男女在女娲庙前欢游作乐。《周礼》载:「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是说情投意合的姑娘、小伙儿,可以自由幽会,以天为帐,认地为床,这种自由结合,谁也不能干涉,这就叫做「天作之合」。以后那些结了婚,而没有儿女的,也纷纷到女娲庙中求子,于是这位媒神.又兼作送子娘娘了。

人们还把竹笙的发明权,归之于女娲。《世本》称「女娲作笙簧」。在南方许多民族中,小伙子常常吹着芦笙,向姑娘们求爱。笙簧不啻为建立恋情的一种媒介,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女娲补天的神话,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最为奇丽感人的神话之一。补天神话在世界其他各民族中,还不多见,具有中国特色。女娲面对灭顶之灾,毅然拯救人类出水火,是人民的保护神。

女娲娘娘亦被奉为地母,《地母经》有「娲皇制人伦,从此地母神」之句。地母又称无上虚空地母,大道玄玄虚空地母,无上虚空地母无量慈尊。

女娲娘娘为人类的始祖,但民间视其为补天女神。由于天穹像伞,所以传说女娲为捕伞能手,因此造伞业者奉女娲为守护神,另外丝棉的纺织业者,也奉女娲为织业神。

大年初三 | 一看民俗 讲究一整年

初三这一天,还有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戍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大年初三 | 一看民俗 讲究一整年

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有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大年初三 | 一看民俗 讲究一整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