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李双星:老百姓就认干实事的人

李双星:老百姓就认干实事的人

李双星(右)为棚菜种植户讲解瓜菜技术。

李双星:老百姓就认干实事的人

“扶贫夜校”总能吸引临近三四个村子的老乡来听课。

李双星出名了。

自2007年本报《新闻纵深》栏目最早报道阜城扶贫工作以来,9年间,阜城扶贫办主任李双星一直是本报追踪报道的典型。9年来,李双星的朴实、执着、敏锐、豁达深深感染了本报一位又一位编辑记者。我们见证了李双星精准安排脱贫项目、带领当地贫困村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设施瓜菜产业。曾与他一点一滴探讨过的“精准扶贫”,如今正被响亮地提出。

春节前,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分别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集中报道了李双星的先进事迹。李双星的故事,打动了更多人。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李双星的“精”和“准”是怎样感悟和摸索出来的?在先人一步的精准扶贫实践背后,他经历过怎样的酸甜苦辣?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向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不断迈进的今天,出名后的李双星在忙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猴年春节前来到阜城——

1

“我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大伙敞开”

2月5日(农历羊年腊月二十七)下午,李双星参加了干部任前的培训考试。赶在猴年春节前,这位阜城县最年长的正科级干部终于升职了。目前,在继续担任阜城县扶贫办主任的同时,李双星兼任衡水市农业开发扶贫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享受副县(副处)级待遇。

记者:您在县扶贫办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我们听说很多阜城老百姓说过,大伙儿是既盼着您提拔,又不愿您提拔,因为害怕您升官走了,就不管他们的事了。现在有了新职务,将给您带来怎样的变化?工作重心会不会有所转移?

李双星:我主要工作还是在阜城。阜城的乡亲不用担心,升了官,我也还是我,该下村下村,该管的事,大事小情还是要管到底,我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大伙敞开。

记者:媒体大规模报道您的事迹后,有些读者觉得您多年搞扶贫,为老百姓干了这么多实事,个人级别和待遇却上不去,吃亏了。

李双星:老百姓就认干实事的人。这些年,我不是没想过换个岗位——不是为了提拔,主要是太累,想歇歇。但是既然老百姓和这摊儿工作还离不开我,我慢慢也就想开了。以前县里也有提拔我、给我换换地方的意见,是我自己找县委书记说,现在赶上了职级与待遇挂钩改革,我到2015年,正科任职就满21年了,也就可以按照政策享受副县级的工资待遇了,机会还是留给年轻干部吧。

记者:您现在出名了,工作生活还有什么变化?

李双星:也没太多变化,主要是收到一些外地来信,安徽、陕西、黑龙江……全国各地都有,都是普通农民群众写来的——有老乡在信的开头写:“李主任,我想了5天才敢给您写这封信……”冲人家这句话,我也得回信。尽可能一封封回复,写信没时间的话,就按照他们信中留的手机号打打电话。

记者:那您最近在重点忙些什么呢?

李双星:我们现在正在试验股份制扶贫。

这个项目针对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扶贫办给每户5000块钱扶贫资金。但这5000块钱不是让老百姓自己去搞什么项目,而是拿来入股龙头企业,并与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来决定农民种什么,收成由企业保底收购,企业每年再给老百姓不少于10%的分红,5年以后,公司再把本金退给老百姓。这就相当于给贫困户上了双保险。但是它要求必须对“准”一个龙头企业——目前在省里的几个试点里,我们搞得最好。

2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操办”

记者这次给李双星捎去了一件特殊的纪念品——本报2007年4月27日第5版《新闻纵深》栏目刊发的阜城县三里铺村扶贫工作调查《小细胞大活力——扶贫开发“细胞工程”样本解读》。看到9年前这篇报道的版样,李双星很激动,马上请记者帮忙,拨通了当年最早采写报道他的那位记者的电话。

记者:2007年我们最早报道阜城扶贫工作时,这里的大棚菜初见成效,西瓜种植才刚起步。这么多年来,从大棚菜、西瓜、黄桃、大豆到最新的股份制,您带着老百姓干一件事成一件事。为什么您总能有这么多超前的思路和办法?

李双星:我一开始当扶贫办主任时,也以为这个工作简单,往底下发发钱就完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样。一开始上头统一推广养殖扶贫,投入很大,但是很多贫困户短时间内就把周转猪、周转羊卖了换钱。这我就坐不住了,光把责任推到贫困户素质低上不解决问题,得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有下文儿啊。

2002年当县扶贫办主任之前,我在基层干了21年,可以说把底下所有职务干了个遍。当乡武装部长时“以劳养武”,我自己也搞过养殖,鸡、鸽子、猪、兔子都养过。我知道这里头风险大,我们这儿一无传统,二无技术,养猪养羊,死上一只,老百姓不就赔透了?他们不敢冒这个险也情有可原——给贫困户选项目,得风险小他们才愿意干。

想来想去,还是种植更稳当,退一步讲,最起码他们不能把大棚拆了卖钱。(笑)

再者我原来当乡干部时,大棚菜这一块儿也熟悉:1994年全县种大棚时,就我负责的大龙乡邓庄村没赔,后来在蒋坊乡当乡党委书记的时候,我又选了一个村种大棚。那时候我平均两周去一趟寿光,就想弄清楚为什么人家的蔬菜产业这么多年不衰败,也就跟山东的客商有了联系。要不老乡问我卖不出去咋办的时候,我咋敢拍胸脯保证说卖不了我赔呢?我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几百块钱,我可赔不起。其实当时销路我早已经找好了,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这事就是这么起的头儿。可咱不能指望老百姓想那么多,他思路没那么宽,你让种什么他种上了,等卖不了他光坐地头上发愁了。所以还真得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操办——有些事就是这么自己给自己一点儿一点儿逼出来的。

记者:当时上级要求搞养殖,您偏偏搞种植,有压力没有?

李双星:我当时想过,就是这个主任不当了,我也得搞搞试点。想给老百姓干成事,得有这个决心。不然老百姓脱不了贫,资金还打了水漂。

记者:有没有想到这个决心一下,后来给自己找出那么多事来?

李双星:当年是有很多人说我:“李双星,你这不自个儿找事吗?”说老实话扶贫办早先是个“冷衙门”,我完全可以往办公室一坐,不用操那么多心。可多少年以后你一想,做过什么呀?想不出来,没有值得回忆的,那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意思?现在这样,我虽然辛苦,起码我往村里一站,老百姓们都往我这里跑,这就是我的价值。

再者说,农民的事,没有什么该管不该管的。对下属,我一直有个硬要求,不许说“不知道”,不知道你帮他上网查查,实在不知道,也要说“我查查、我问问”。扶贫办扶贫办,只要是困难群众需要,就是你的事,你想想,老乡登门来找你,得鼓足多大勇气啊。

记者:话是这么说,有没有觉得力不从心、应付不过来的时候?

李双星:就那么一次,真有点扛不住了。一边是我爱人癌症在济南化疗,一边是阜城这边老百姓打电话,说大风把大棚刮坏了,叫我回去想办法。我知道老乡们真是没辙了,他们也不知道我媳妇闹病了,我也不能说闹病了,只能硬着头皮赶回阜城。媳妇娘家人不理解,说:“你媳妇都这样了,你还惦记着大棚?”

当时我也想,我这是图什么呢?我要不张罗着种大棚,我会犯这个难?

说到这里,性格开朗、采访中一直玩笑不断的李双星沉下声,仰起脸,用手捂住眼睛,使劲抹了一把。

李双星:可你想,大清早五点钟,三四十岁的大老爷们儿,一个个坐在地头上哭着给我打电话——我就是他们认识的“最大的官”了,老百姓这是拿我当最后的倚靠了。他们找的不是我个人,这是找党找政府呢。我要是不管,让他们找谁去?

后来老乡们知道了我家里的情况,听说苇根熬水对我爱人的病有好处,成捆成捆地给往家里送啊——这是咱跟老百姓以心换心换来的,我不怕说收过这个礼。总有人说老百姓不好管,其实老百姓最能感受到谁是真心对他们好,关键看你肯不肯多担当。

3

“让农民挣钱,我是在兑现我的承诺”

记者:可以说,您现在备受关注,不仅仅因为扶贫成绩突出,也因为您是一位一直扎根一线的基层干部的代表。那您觉得,当好基层干部最需要的是什么?

李双星:付出。

记者: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您为什么能坚持那么多年?

李双星:我这个人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试。我上中专学的是财会专业,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正经学过,可吉他、电子琴全都会,连汽车都会修。后来这个好奇转移到搞农业上了,这些年农业技术发展得这么快,我能一直领着老百姓追着走,不落后,没有这种钻劲儿,恐怕还真不成。

前几年,我在北京听一位专家讲授蜜蜂给梨花授粉的知识,我就想,蜜蜂就不能给我们的西瓜花授粉?回来我马上到沧州租来了几箱蜜蜂。大夏天棚里50多摄氏度,一般农户都不进棚,可为了做试验,我愣是站在棚里观察了两个多小时,事后想想连自己都觉得有点魔怔。

不过,试验结果挺让人满意:一分钟内蜜蜂能为六七朵花授粉,而且不会出现畸形瓜或者破坏瓜纹的情况——这比专家发现得都早。人要想干点什么事,你得真入迷,才能坚持下来。

再者呢,我受过穷。我们村当初穷得连条正街都没有。全村150户人家,过年能吃上肉的不到20户。我父亲有残疾军人补助,也不舍得买精肉,买个猪头就算过年了。中专毕业我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大龙乡工作,其实也不是说我有多高尚,最主要是因为离老家近。我哥当时在东北打工,姐姐嫁人了,弟弟妹妹都上学,家里27亩地靠我一个人种。那时候,我每天中午下班都要到地里干活,干到下午两点,再去上班,顶着日头割草、整宿浇地……困难是啥滋味,老百姓有多不容易,我太知道了。

记者:同样是农村出身,有您这样经历和能力的干部应该也不在少数,可是像您这么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付出下来,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李双星:好多人看见困难群众也是同情,但光站在那儿感叹了。我感叹不下去,看见一个帮一个,心里好受点。

我有个情结,大家都不知道,就是让农民挣钱,我是在兑现我的承诺。

记者:什么承诺?

李双星:我在乡镇工作21年,一直是个“敛钱”的,当年那些三提五统、农业税、超生罚款……都是我去收。每次从穷得叮当响的老乡家里收钱出来,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当时我就对老乡说,“别看现在找你们要钱,以后国家富裕了,我把钱成倍还给你们。”现在我把这诺言兑现了,把账还上了。为了群众脱贫,我忙,我累,可我心里轻松,我踏实就踏实在这了。你让我琢磨当官儿去,我没那个心思。我当干部年头儿不短,给老百姓干事不少,可我还是觉得我亏欠老百姓的。

记者:为什么会觉得亏欠?

李双星:当年有两次,我前脚从老乡家里“敛完钱”出来,后脚车就坏到半路上了。头一回有老乡看见了——咱当干部的不能挨个老百姓都认识,可人家认识咱呀——主动叫了几个人帮我推车。足足推出一公里,人家浑身是汗,光着膀子给推车。

另一次是1998年,车坏的时候赶上下雨,我在车上正发愁呢,路边一位40多岁的老乡隔着玻璃说:“李书记,你别急,我家就是这个村的,我回家开拖拉机给你拉出来!”雨下得哗哗的,我在车上坐着,人家光着脊梁,拿拖拉机一直把我的车拖到乡政府。我当时扪心自问:凭嘛人家帮你拉车,你给人家做嘛了?你不光敛人家钱吗?一定要回报老百姓。

下雨那回,我回到单位,给那个老乡换了一身我打篮球的运动衣。他到现在还留着,已经18年了,走到哪儿往身上一穿,特意跟别人说:“这是李书记给我的。”

记者: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群众不好相处?

李双星:还是没有跟群众真正交流起来。

别说农民调皮捣蛋,他们非常懂得回报。我在蒋坊乡待了六年半,先前蒋坊乡是有名的上访大乡,但我去了之后,没有一个上访的。我也纳闷,就到村里问老百姓,老百姓跟我说了句真心话,说李书记,俺们老百姓能有多大事儿啊,看你一天天地忙着打井、修路,为了俺们那么不容易,俺不愿意再给你添乱了。

其实有好多人他不是故意给你找事,他是想看看你这个干部有多大本事,你越躲他,他越想找麻烦。明白这个心理,我就想,你不是想见见我吗,那我躲什么?我要是连你都说不过,我当这干部当得也太不称职了。所以我从不歇班,我不歇班不是从扶贫办开始,什么时候,老百姓来找,都见我在办公室坐着呢,有事马上解决。

现在大家总说干群关系疏远了,怎么疏远了?一是工作不扎实;二是工作作风有问题,没在农民面前露真本事。为什么现在分钱还有这么大矛盾,当初我去敛钱,都没这么大矛盾,农民还给我拉车,想想这个就明白了。

记者:跟老百姓打交道,是不是也得注意方法?

李双星:那倒是。有时候好好说不听,你就得想办法。我们提倡种绿色生态瓜,怕老百姓打药,我就骗他们说:“人家收瓜的都带着蜂箱来,你打药多,蜜蜂不出来,人家肯定不收你瓜。”老百姓一听,都不敢打药了。(笑)

4

“真心希望老百姓都能早日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李双星的办公室位于阜城县财政局办公楼的三楼,在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长1米半、宽1米的“阜城县‘十三五’贫困村脱贫计划图”——在这张计划图上,分别用圆、五角星和三角形标示着272个贫困村的脱贫进度:2016年确保80个村1.5万人脱贫出列;2017年确保82个村1.644万人脱贫出列;2018年确保110个村1.5473万人脱贫出列。

对这样的陈设,李双星笑称之为“一回头就发愁”。

记者:您干了这么多年,阜城县还有多少贫困人口?

李双星:全县610个行政村,已经脱贫152个,现在正在扶持272个,贫困人口4.6913万人,贫困户18968户。说老实话,剩下的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真是时间紧、任务重。我说“一回头就发愁”,不完全是开玩笑。从我个人的角度讲,绝不能说局面打开了,就有松口气的想法。

记者:您今后有什么打算?

李双星:原来扶贫这块儿不太受重视,有时候到乡镇要个数据都得看人家的脸色;现在他们才恍然大悟,说:“原来你们这么辛苦,不容易。”而且各方面都围绕扶贫攻坚做工作,对我们的理解支持也就多了。

过去我自己抛家舍业地干不说,把手下年轻人也累得直哭,在家抱着孩子也得在电脑上处理公事;如今县里答应给我们扶贫办添人手了,要多少人给多少人,我这才敢跟大家说,今后尽量不搞得那么辛苦了。但现在还处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期,恐怕这爬坡要劲的日子,还得再咬牙撑一段。

另一方面,虽说现在受重视,可扶贫不是着急的事,还是得沉住气。现在我一怕底下急于选项目出成绩,一急项目就容易出问题;二怕项目重叠,市场支撑不住,到时候还是挣不了钱。另外,还得警惕一些地方出现“数字脱贫”的现象。

还有一点,我发现我得加强学习了。虽说这些年来,我只要在办公室,不是上网搜信息,就是看国家政策,可没想到还是落了后——上一回参加市里一次开卷考试,人家都是在手机上一搜,提前20多分钟就交卷,我一个人坐在那儿翻书翻了半天,最后一个交卷。在接受新事物上,我从没认过输,这回是服了。再像现在这样连个微信也不会使可不行,我得抓紧时间补上这一课。

记者:有没有想过扶贫攻坚结束之后,您这位“老扶贫”干点什么?

李双星:阜城经我们帮扶过的村里,现在开着小车到地里种大棚的大有人在,我真心希望老百姓都能早日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河北扶贫工作的目标是“三年攻坚,两年巩固”,我今年54岁了,到2020年实现了脱贫目标,我估计也就该退休啦。到时候我可要在家好好陪陪老婆孩子,天天给他们做饭吃。再在老家整上两亩地种大棚蔬菜,就凭我这老把式的手艺,新鲜瓜菜下来,你们都可以过来尝尝鲜。

题图摄影 郝红军

□本报记者 周聪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