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河北农民报发表 我们这样过年(下)

我们这样过年(下)

3月8日起发表话题:乡村闹房听房那点事儿

《河北农民报》3月1日《说话》

河北农民报发表 我们这样过年(下)

徐家胡同村集体过大年赋

□徐贵吉(玉田县潮落窝乡东宋庄)

题记:年前腊月廿八,本人应玉田县潮洛窝乡徐家胡同村支书之邀,赴集体过大年之宴于新落成文化中心大楼。耳闻目睹,感慨良多,遂不揣冒昧,命笔习作以状之。

耳闻锣鼓喧天,彼此寒暄,温馨话语听不尽;目睹彩旗漫卷,觥筹交错,陶醉场景看不完。不谙攀龙附凤,只知尊老敬贤。振村声不分姓氏,庆团聚摒弃前嫌。座右铭:和谐社会,民主自由与平等;领军者:徐氏三英,曰彩曰斌曰宝欢。

年者,起源于周代,成型于两汉。伟哉“两委”,组织村民集体过年,实乃真知灼见;幸甚村民,交流情感宝贵机缘,注定功倍事半。尽管一定后有来者,然而肯定前无古贤。

嗟夫!万众同心向党兮,和谐社会方能实现;“两委”度势引领兮,文明村风才得蔚然。

牢记宗旨意识,秉持亲民理念。甘棠风荡遍村野,美德政施于民间。集体过年,慷慨捐款,彰显工商业主之通达;择址建楼,倾心奉献,足见基层村官之勤勉。

火旺于众人添柴,功成于人心向善。东南西北四海游子毕至,孰虑路远;男女老幼悉数村民咸集,谁惧天寒。凭厚重乡音,一声迎迓绽开笑颜;纵南腔北调,一句祝福升腾温暖。枫叶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双城河水南流去,送走多少沧桑岁月;吾侪先祖北迁来,谱写诸多不朽诗篇。

拂去历史风尘,缅怀先辈风范。承前启后,长江后浪推前浪;借古鉴今,世上今人胜古人。从六百年前第一个窝棚搭建,到文化中心第一栋楼房建完,生产发展日新月异,生活变化地覆天翻。有决心实现五年规划,有信心再展一片新颜。

编后:上期《说话》,咱们一同见证了巨鹿县堤村乡前堤村300多名群众欢聚一堂,吃大锅菜过大年的场面,今天,我们从本报通讯员徐贵吉笔下得知,玉田县潮洛窝乡徐家胡同村两委班子同样给全村干群摆下一场过年大席。过年的方式有千万种,这俩村的做法却别出心裁。乡邻怎样和睦相处,和谐村风怎样树立,但愿大家能从这里受到启迪。

拜年宣传咱报

承诺没放空炮

□张现辉(隆尧县尧庄村)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我春节期间利用拜年的机会一项项落实了我的过年计划,也算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大年初一走完街、拜完年,下午几个要好的朋友到家里相聚,讨论今年的得与失,商量新的一年干点啥。我趁机拿出早已精选好的几份农民报,和两部正式出版的咱报《说话》版合集《小孟<说话>:来自草根的声音》。朋友们不停地翻看着说:“这报纸真是咱农民致富的好帮手,种的、养的,技术、信息,还真全活。这书上面,咋写的都是咱们想说、咱们所遇到的问题呢?”我说:“编辑老师在互联网博客上发出的话题都是农民关心的热点,参与的大都是农民报的读者,农民自说自话,大家肯定都喜欢看。”

大年初三,要去外村拜年了,我在每份礼品里面都放上两份农民报,对亲戚说:“过年没事儿别打牌了,多看看报纸,上网少玩游戏,多到咱们报社网上学些科技知识,和全省的报友交流写作经验。”隆尧县高旺村一位亲戚种植苗木多年,看到农民报,高兴得爱不释手,立即决定订一份。

初四,要到岳父家拜年,我拿上10份农民报。妻子说:“你呀,成了报社的义务宣传员了,忒着迷了!”

初五、初六两天,小雨下个不停,我搬出多年订阅的报刊,整理一下,除了《河北农民报》,还有《农民日报》《农村百事通》《农村养殖技术》等等,还有一直保存的《农家乐》,这些都是我的好导师,不能丢掉的。

年,就这样匆匆过了,我觉得很有意义,毕竟,作为报社的通讯员,为自己喜爱的报纸尽了一份力。

《七彩阳光》“出版”了

□李向红(柏乡县固城店中学)

年前计划“出版”学生的作品集《七彩阳光》,腊月二十五前已把文章按照顺序进行了整理,整个文集分为三个部分:起航(学生的原始作文选段)、励志(学生的精彩作文)、共享(师生互动文章分享)。

所有的工作基本完成后,计划打印,谁知到了正月初五,学校的打印机突然出现了故障,工作无法完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果完不成这项计划,对于学生来说自己言而无信,问心有愧。最后还是校长支持了我,让我到固城店李峰打印门市打印。这样一来,成本增加了不少,我很惭愧,但校长说,这是为学校做贡献,是传递正能量,花钱也值得。

今天是正月初十,200本简装学生文集《七彩阳光》已经运到了学校,看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孩子吃到了炖排骨

□张红梅(武邑县肖桥头镇北庄头村)

我的小儿子得了一种类似重症肌无力的病,跑了很多全国大医院都无法治好,经报社网站披露后引起网友关注,有的人还捐了现金。过年了,给孩子许下的诺言在一样一样兑现。生活再困难,也要满足孩子吃顿排骨的愿望。

我先是买了排骨炖了,让他吃了好几顿,真的出现了想象的模样:他兴奋地吃着,满嘴的油,满手的油,呵呵,小脸都成花猫脸了。他还不断地说着:“妈妈,你尝尝吧。爸爸,你也吃一口。”我们都笑咪咪地瞅着他,孩子高兴我们就开心。

大儿子回家了,买回了弟弟爱吃的零食和向往已久的鞭炮,弟兄两个开心地放着,美美的。全家福是一家网站的领导送爱心捐助过来时给拍的,这是我们一家第一次拍全家福,具有非凡的纪念意义。

虽然过年对我们大人来说是一道关,但能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脸,很开心。

给耄耋老人拍照片 留下永久幸福瞬间

□鲍金民(武邑县韩庄镇鲍新村)

今年春节期间,我共给30名老人拍了照片。我选择的对象是80岁以上、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看到老人们的精气神,我非常欣慰,很荣幸能够将这一美好时光定格、记录。

我村有16名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心静,家庭和睦,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这都是他们的养生之道。什么是幸福生活,在他们身上就有很深的体现。现在的老人不再是以往的不愁吃不愁花,而是吃得精、吃得营养更加丰富,高高兴兴地看着全家过幸福和睦的小康生活。

我拍的照片将在整理后冲洗,随后送给可爱的老人们。

图为本报报友鲍金民镜头中的两位老人。

人生难得十全十美

□郝瑞彩(赵县扬户乡东门村)

最温馨的年味就是团圆;流动的社会就意味着亲人们的聚少离多,一年到头,在外打拼的孩子们难得回来;盼年,就是盼着团聚的时候。我的新年愿望是,大年初一的饺子是10口人的:公公婆婆,我和老公,大儿子媳妇和孙女,二儿子媳妇和孙子,有老有少,团团圆圆,十全十美。但我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因为,公公在年前去世了,享年八十。

今天是大年初七,也是给公公烧三七纸的日子,在花花绿绿的纸钱纷飞的时候,大姑姐说:“爹,到了那边别再犟了,别老说难听话。”大姑姐的话,冲淡了大家悲痛的气氛,我说:“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到了那边,咱爹也不会变的。”公公是个刚正板筋的人,一辈子不会说好听的话,但为人厚道,心地善良。他一辈子不攀高,却对活得比自己穷困的人热心相助,直到最后这几年,还收留过因儿女不孝无家可归的老人,也帮着过不了年的老哥们儿买肉买菜。老人最后的日子虽然有些糊涂,但清醒的时候对儿女对他的照顾总有些过意不去。比如,吃饭时总是吃得很快,或者吃到一半,就不让喂了,怕耽误我们吃饭,说饭凉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想当初嫁过来的时候,公公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恍然间,就活到了八十,长眠于黄土中了,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

活着,就好好活着,珍惜人生的每一天。

给老人压岁钱,好!

□王长青(武强县大郭庄老年大学)

大概是传统习惯吧,逢年过节,老人总愿给小辈们点压岁钱。可笔者发现,我的两位古稀老人邻居,从60岁起,子女们年年春节给老人包压岁钱。去年,他的孙女和外孙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加入了向老人发“压岁钱”的行列。就连我的在京工作的内外甥女何海英,每年春节探家时也塞给她姨200元钱的红包。

压岁钱倒流之风,让笔者颇有感触。一些子女长大成家立业后,不忘父母,不忘老人把自己拉扯大的艰辛。老人老了,不仅常回家看看,逢年过节还给老人发压岁钱,这的确是尊老孝老一大新尚,为之叫好!

也有人会认为,老人还能自食其力,孝老压岁钱给之过早,我说此念差矣,争孝早孝才好。

当然,现实生活中,采取不同方式孝顺父母,如给老人买新衣服、鞋袜、拐杖什么的,根据老人需求和个人经济实力酌办也是可取的。老人太容易满足了,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背揉揉肩,老人也会含着热泪的。需要指出的是,也有一些做晚辈的,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有好吃的自己先吃,有好用的自己先用,根本想不到父母亲,这样的子女真该反思、自省了,你迟早也会变老的。

尊老为德,孝老为善,孝敬老人不能等。大家不妨从逢年过节给长辈送压岁钱开始,从中传递一份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我相信,这会成为全社会尊老爱老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哇凉哇凉的年终于熬过去了

□田树贵(文安县国营李庄农场)

父母虽过世多年了,但我心情一直很压抑,特别是过春节心情非常郁闷。尤其是我经营不善去年玉米损失惨重,买车卖车又损失5000元,园区压着我不到两万元的种子化肥钱,春节前还在挣钱,大年三十都没闲着,最终还是欠别人2500元钱过的年,这是我活了五十多年第一次欠账过年。

哪知越咸越撒盐,我的老伯大年初一中午突然病故,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人慢慢死去全过程……于是忙碌穿装裹衣服(给死人穿衣服)。老伯病魔缠身卧床一年了。按当地风俗,初六搭棚办丧事,初七下葬,难以言表的沮丧。我选择值夜班守灵苦熬,6天也是很难熬的,特别是初六这一天,白天雨夹雪,晚上大风强降温,前五天还好,熬夜在屋里,这一天可就难熬了,在简易大棚里要站立一晚上。我把面包车开到灵棚里,暖风开了一宿,让其他人倒替班换防休息,而我自己披羊皮大衣站立一宿,虽喝了不少啤酒,但是天气非常寒冷,这一夜真是难熬透了。到了白天,还得开车巡视管线去。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该谋划下一步的打算了。

三言两语

△张占星(丰宁县凤山总校朱首营学校):我这个家庭总编导策划的欢乐祥和春节安排——《家和万事兴》,王婆子卖瓜——自卖自夸地认为非常成功,为自己的过年计划点赞。

△睫毛闪(网友):家庭养老也需要具备时间、条件;社会养老吧,国家目前暂时没那条件。短短几天,每次离家的时候,简直是悲壮,做什么都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

△啸西风(网友):痴呆症的母亲,经常半夜三更出走,现大小便不能自理,我只好关闭公司,在家门槛不出照料母亲。钱花完再挣,可母亲只有一个,父亲没有照料后悔至今,现在正在弥补自己的不孝。

△是谁在窗台(网友):我也一样,打工十几年,一事无成,家里还要靠70多岁的爸妈撑着,回家也没为爸妈做什么,切个水果洗个碗,陪妈妈聊个天,好愧疚。

△天涯海角(网友):很多人外出打工真是生活所迫,想当初我刚去广州两年没有挣到钱,不敢回家,现在好了,每年必须回一次。回去了其实也没做什么,吃完了还得带些东西走,但看到爸妈满足的笑容,觉得好欣慰。

(本期部分内容与新华网今日话题、农民互联网今日话题进行了互动——编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