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中国启动能源互联网计划 亟待突破供需互动用电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两会期间表示,“供应侧,清洁能源必将替代化石能源,消费侧,电可以替代各种终端能源。各类能源开发、转换、配置、使用的基本平台是电网,因此,能源网的本质是电网,能源互联网必然是互联电网。”

中国启动能源互联网计划  亟待突破供需互动用电技术

能源网、交通网、通信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础网络设施。习近平主席去年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什么?在刘振亚看来,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来自中国的重大创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方法、新途径,有利于打破藩篱和隔膜,把世界带上正途,走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

刘振亚透露,“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公司已注册完成,然后注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将产生在中国注册、总部在北京,向国外派出办事机构的中国第一个组织。这是我国为数很少的国际组织。”。

中国启动能源互联网计划  亟待突破供需互动用电技术

2016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席卷了中国能源界一年多,引起了广泛关注的“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瓜熟蒂落,尽管最终被命名为“互联网”+智慧能源,但实则是指导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指导意见》明确了能源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智慧能源(简称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

市场分析师认为,“互联网+智慧能源”可能是近几年中国所有“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影响最大最深远,也是难度最大的!

针对最为关键的“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设备研发、支持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支持系统运营交易关键技术研发。

在日前刚刚由国家科技部印发的《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中,首批启动的10个重点研发专项,就包含了“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

根据相关文件,“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将重点围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与微网、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5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年-2020年)。

而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中的第5个创新链——“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项下,管理层还专门设定了“能源互联网的规划、运行与交易基础理论”,这一被界定为基础研究类的题目。

中国启动能源互联网计划  亟待突破供需互动用电技术

《指导意见》指出,能源互联网近中期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进,第一个阶段为2016年-2018年,第二个阶段为2019年-2025年。

我国正处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主要能源将发生大转换的节点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能否在短期内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利器,专家却有着不同见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肯定了能源体制改革与能源互联网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指出,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将电网的输电与用电端放开,“全社会都参与进来,这样电网就成了蓄水池,不仅提供电服务,而且各种分布式能源结构构成微网,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供应的可靠性”。

“互动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但目前能源领域的互动规模还比较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只有当互动量积攒到一定程度,能源互联网才能产生影响力,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

“优化能源结构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张伯明说,由于可再生能源运行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对不同能源有全局掌控,这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与技术层面的挑战相比,专家对能源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能源商业模式变化更感兴趣。以往更多强调能源拥有方的话语权,但互联网的进入将使终端消费者的话语权和选择能力发生根本变化。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孟宪淦的话说,未来每个发电单位既是“互联网+”能源的消费者,也是电力的供应者。

安信证券研报分析称,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的金额大约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可以估计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以上。按照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曹寅的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分布式加用户侧储能加能源路由器(智能电表、充电桩、智能逆变器)构成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未来5年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2017年至2023年,随着多样化主体进入售电领域,电力交易市场机制基本建立,重点发展需求侧管理和服务,进而倒逼配电智能化和开放。

2026互联网温控创始人廖炯表示,期待在国家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的进程中,贡献2026互联网温控的绵薄力量。廖炯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温控将以“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一个支点的角色,支撑传统暖通行业快捷升级转型进入“互联网+”时代。

作为互联网温控的首创者,“2026互联网温控”荣膺2015(第14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优秀案例。对于包括电采暖在内的暖通行业来说,采用2026互联网温控解决方案获得大数据后,可实现提升行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能源消耗,节能环保;数据优化整合,引领行业发展,配合推进整个国家绿色发展,减排节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大战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