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决不让一台次品 流入市场的张瑞敏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把一家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变为年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大型企业。他是如何创造让世人瞩目的东方神话,30多年来的创业历程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青岛日用电器厂担任厂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规章制度。制度公布后不久,就有一名工人扛走了厂里的一箱饮料,张瑞敏抓到后立即发出公告开除此人。这一下,全厂工人才知道新厂长来真的了。半年后,厂里的秩序正常了,纪律也好了,面貌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生产的洗衣机外观粗糙、质量低劣,销路一直打不开。于是,张瑞敏决定放弃这个产品,转产电冰箱。转产的第一年,青岛电冰箱一走向市场就被销售一空。这时,张瑞敏的一位朋友找到厂里来,要选一台好的,张瑞敏让他去挑选。可是这位朋友挑了很多后发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了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叫人把尚未运出厂的400台冰箱全部检查一遍。检查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居然有76台不合格。第二天,他把厂里的干部和工人召集到库房,指着那76台不合格的冰箱问大家怎么办?技术员仔细查看了每一台冰箱,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不影响使用,只是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几乎是一名工人两年的工资。有的人就提出,卖出去影响不好,如果便宜点儿处理给厂里面的员工,一举两得。

张瑞敏说:“卖给员工也是卖,员工人人都有亲戚朋友,都有生活圈子,同样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今天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出去,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这时,不知谁小声说了一句:“难道还砸掉?”张瑞敏马上大声说:“对,砸掉!全部给我砸掉,谁干的谁来砸。”说罢,他抡起大锤亲自砸了第一台。这种悲壮的场景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员工的脑海里。从这一件事,张瑞敏和员工们都开始认识到质量第一的含义。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全厂进行了质量大讨论。张瑞敏提出:“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在这场大讨论中,张瑞敏把厂名变更为青岛市海尔电冰箱厂,海尔冰箱正式诞生。3年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个国家质量金奖。

1991年,张瑞敏决定向德国出口8000台海尔冰箱。可是德国海关和商品检验局不相信中国的产品,不允许海尔冰箱进入德国。张瑞敏咽不下这口气,他要求德国验证官作一个公正的测试:把德国市场上所有品牌的冰箱和中国海尔冰箱都揭去商标,放在一起进行试验。谁知检验的结果让德国人大为尴尬:海尔冰箱获得的“十”最多,比海尔的“老师”利勃海尔还多了几个“十”。德国人服气了,8000台海尔冰箱进入德国市场,并很快被销售一空。

从1999年开始,海尔实行国际化战略。迄今,海尔已在美、德、日、法、奥、韩等30多个国家建成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海尔已成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本报记者 阴玉钦 整理)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