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赵安华:葛闪渡的忠诚摆渡人

在乌江上游东岸的石阡县本庄镇,有这样一位摆渡人,他用一生的坚守搭建隔江两岸的桥梁,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就是葛闪渡高滩渡口的船工——赵安华。

赵安华,是本庄镇石头溪村许山组人,读书很少,文化很浅,见的世面不多,一辈子几乎没有到过山的那边。然而,这位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却用无比的执著、无悔的选择、无私的奉献精神演绎着一个普通农民的精彩华章。

石头溪村,是距离本庄镇较远、比较偏僻落后的“死角村”。村落里的房屋,依山而建、临河而居,虽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但出行却极不方便。这里的村民,要想走出大山,必须跨过横亘在村前的乌江。

不知何时,人们在许山组建起了高滩渡口,于是这里就成了两岸村民买卖产品、农业生产、沟通交流、上学出行的必经之路。赵安华家祖祖辈辈便与这个渡口同生死、共存亡,驾着人力铜渡船送两岸来往的村民过江。

60年前,赵安华的父亲赵德才依靠“打河粮”维持生计、摆渡两岸村民;30年前,赵安华的弟弟赵安贵接过父亲的渡工接力棒,继续接送乌江两岸的村民。2007年11月,弟弟去世后,赵安华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把父亲的公益事业爱心传递下去,不能让渡工中断。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里村民的出行,不仅仅采用坐船这种单一而古老的方式。通村路、通组路、串户路修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摩托车、小轿车更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现在只有少数人会通过渡船出行。尽管坐船的人很少,赵安华仍然每天坚守在岗位上,不管白天黑夜,风霜雨雪。没有人过江时,赵安华就在附近干农活;有人需要坐船时,只要在渡口叫喊一声,他便放下手中农活,送村民过江。

高滩渡口四周灌木丛生,基本上看不到居住的人家。时而听到几声羊咩和鸟鸣,时而看到江面一浪接一浪的波纹,更让人感到渡口的偏僻和宁静。渡口边,三三两两地站着几名等候过江的村民。赵安华撑起竹竿,将渡船准点停靠渡口,老人、小伙等陆续登上渡船。等村民都在船上坐稳后,赵安华解开缆绳,双手紧握竹竿,用力往岸上一撑,船便慢慢驶离岸边,又开启了他的机械运动。等村民安全上岸后,赵安华不慢不紧地把船划回来,系好绳索后,他点燃一根烟,一边抽烟,一边等候下一批过往的村民。

据赵安华介绍,渡船在江面行驶一个单边大概要40分钟,来回就要1小时20分钟,每次仅收费5元,这期间,全凭他的人力支撑。虽然收入微薄,但心里很舒坦。他每天早早就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便到渡口开船上班了。固守在船上工作10多个小时,困了就眯一会儿,一天下来,迎来送往,有时有一人过江,有时一个也没有。

别看赵安华皮肤黝黑,身材瘦削,但是他很有力气。一个人打理着渡口的一艘小船,虽然驾驶的渡船有点破旧,但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在做渡工的9年多时间里,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但船上仍存放着数套救生衣,悬挂着乘船注意事项警示牌。然而,要做好渡工这份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天气的变化,也让渡工的工作倍增艰辛。最难熬的是每年的6月至8月,天气炎热,而且经常下雨。雨大时乘船很危险,因此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只好停运。冬天,江面很冷,风又较大,人站在船上都会摇摇晃晃。即便如此,赵安华还是坚持工作。

面对记者,赵安华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吞吞吐吐地说:“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渡河,两岸的村民信得过我,只要我还动得了,我一定要把渡工坚持做下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