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战国无八雄——越国兴衰

一 七雄与九州

说到战国七雄,小学生也知道,是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个好战的国家,在争夺着天下。

另外,有一种观点也在战国初期成形:就是天下共分九个州,所以至今还称中国为九州——当然,具体是哪九州,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说法。

大体说,九州和七雄之间,还是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的。以《周礼·夏官·职方氏》为例:

正东是青州,对应齐国。——“土居少阳,其色为青。”这里绿化好,所以叫青州。

正南是荆州,对应楚国。——“荆,强也,言其气躁劲。”说这是个出猛人的地方。

正西是雍州,对应秦国。——“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又为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阏也。”雍通壅,是形容地势险要,也是形容这里阴气积郁。

正北是并州,对应赵国。——“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

河内是冀州,对应魏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故曰冀州。”冀是希望的意思,叫冀州,就是说这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河南是豫州,对应韩国。——“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豫是舒坦的意思,河南人过得最舒坦。

东北是幽州,对应燕国。——“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今天的北京那片儿叫幽州,是这里阴气太盛的结果。

河东是兖州,对应鲁、宋、卫等小国。

东南是扬州,对应越国。——“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又江南之气燥劲,厥性轻扬。”扬州的得名,一是因为这里多水,二是因为古人认为这里的民风比较嚣张浮躁。

地理上位于兖州的那一串小国,加起来都够不上一雄,这是很好理解的。——说起来,这些不起眼的小国,在西周初年,可都是了不得的“大封”。比较而言,七雄的出身,倒都是不怎么高贵的。秦国是戎狄,楚国是蛮夷,田齐和赵、魏、韩都是来路不正的暴发户,而燕国资格虽老,本来却是不重要的边角料。一念及此,怀旧好古的人,真是不免要怆然涕下的。

但东南的越国,何以不能加入列强行列凑两桌麻将,看来却是有点让人惊讶的事。

众所周知,越国之前,出现在东南的国家,是吴国。

春秋中期以后,吴国的声势极盛。本来天下格局,是晋楚两国争霸,但到了吴王寿梦的时代,吴国忽然如天外来客般杀出,从此势不可当。吴王阖闾时代,吴军西进,打进了楚国的郢都;吴王夫差时代,吴军北上击败了齐国,然后在黄池会盟诸侯,风头盖过了晋国,吴国成为天下的霸主。

看过古龙的武侠小说的都知道,当一个高手被渲染了半天有多牛的时候,该高手的下场只有一个,——被一个更牛的高手宰了。

就在黄池之会的时候,越国偷袭了吴国的都城,抓住了吴国的太子。吴王夫差不得不仓皇回师,最后,靠厚礼向越王勾践买得了和平条约。

但买得的和平是毫不可靠的。不到十年,越国的大军就再度兵临城下,绝望的吴王夫差,只有横剑自刎。

这一年是公元前473年,据影响最大的年代划分法,这正是进入战国时代的第三年。

《史记》说,这个时候,越国军队横行江淮以东,诸侯都来向越国称贺,越王勾践,号称霸王。

后来,那位以反战著称的墨子,评价国际形势,特别标举出四个国家最为好战:齐、晋、楚、越。

墨子活跃的年代,主要在前五世纪中后期。可见当时的“战国”,没秦的份儿,越国却不能不提。

二 越王无强

越国没有加入算战国八雄,当然是因为在列国争强的过程中,他中途退场没能坚持到最后。

越国被灭到底是哪一年,历史学家有很大的争议。但越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失去它的重要性,则大体可以认为是在越王无强的时代。

无强是勾践的五世孙。照今天的观感,这名字一听就很衰,他也确实很衰,照《史记》的说法,他根本就是给齐国忽悠死的。

无强觉得国际上对越国重视不够,想要成名立威。——我们知道,还是根据古龙的武侠小说的逻辑,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高手,要成名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向已经成名的前辈高手发起挑战。

越国东边是大海,无强却并不想春暖花开;越国南边,到福建到广东到广西到越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跟无强血浓于水,但更加贫穷落后的越族兄弟,向他们发动攻势,仗打得再成功也攒不了多少经验值,升级不能指望他们;往北是齐国,往西是楚国,则都是威望素著的大国。

于是越王无强决定攻打齐国。齐国就派了个使者跟无强说,打齐国是很没有意思的,相反,楚国却必须要打,越国不打楚国,往大了说不能称王,往小了说不能称霸。

无强听使者大谈了一通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伐楚是如何有利,于是心里就活泛了。他率领越军攻楚,然后被楚威王打得大败,无强被杀——可见事实往往不像小说那么美好,挑战成名人物的少年高手,恐怕绝大多数都是落得这样的下场。

楚国大军一路东下,完全吞并了越国所据有的当年吴国的土地。据说楚国人的这次胜利还带来一个重大发现:楚威王打到今天的南京地面,见此地有王气,便往山里埋了个金人,想把王气给镇住,于是此地得名“金陵”。——这个说法很有名,但显然,这是扯。

《史记》里没有这茬儿,不过是说,楚军一直打到了浙江(水名,即钱塘江)。从此楚国幅员之辽阔,为其余国家所远远不及。

而越国,则被打得支离破碎,《越世家》说:

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虽然史书上也提到,后来诸侯亡秦时,也有越人参与其事。但一个完整的越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三 守江不如守淮

越国骤衰,表面看是因为无强兵败,但深究起来,恐怕勾践的鼎盛时代,越国就透着短命寿夭之相。

一说这句话,可能有人就要想起“狡兔死,良犬烹;敌国灭,谋臣亡”的名言;想起灭吴之后,勾践逼死了大夫文种,而范蠡见机早,事先逃亡的故事。进而推论,一个不爱惜、尊重人才的国家,是不得长久的。

这道理当然也不错,不过这里主要想说的,倒不是这个。

《史记·越世家》说,灭吴之后,勾践搞的是土地大派送,“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

送给宋、鲁两国的土地不管它,送给楚国的“淮上地”,可正是当年吴、楚两国相争七十年的战场。吴人生长于水乡,水战本来是特长,但是下游打上游的仰攻,带来麻烦足以抵消优势而有余。所以水战的结果,是吴国往往吃亏。只有取道于淮河流域,车错毂、短兵接的陆上交锋,吴国才反而有较多取胜的机会。

其实不光是吴国。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在东南建立的政权,要统一全国很难,哪怕只是想自保,也不容易。单指望所谓长江天堑无疑是很危险的,中上游被人控制的时候更是如此。要打造一个比较有效的攻防体系,重心往往要放在江淮以北,——这就是所谓的“守江不如守淮”。

“淮上地”的许多城邑,都以反复发生过激烈的大战而著称。典型的例子,如居巢,如钟离,如州来。

吴国第一次伐楚,选择的攻击点就是居巢。居巢在今天的安徽巢县东北(或说六安东北),这里有条河,叫濡须。三国时,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曾和孙权在这一带拉锯死磕。就是在这个地方,曹操看取胜无望,感叹了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国要建立抗楚联盟,则选择在钟离召开国际会议。钟离在今天的安徽凤阳东北,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的大将韦睿,曾经在这里大破北魏的军队。这一战,北魏军的尸体,沿着淮河覆盖了一百多里地的地面,这是当时南北战争里,南朝少有的大胜。

吴国能一度打进楚国的郢都,却首先是因为在州来(即淮汭)成功登陆。州来是今天的安徽凤台,这里有一座山,叫八公山,有一条河,叫淝水。——说到这里,大家当然会想起东晋、前秦的淝水之战,“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来了。

东南的政权要确保无虞,这些地方都几乎可说是命脉所系。这样的战略要地勾践都敢随便送人,气魄实在大得不可理喻,除了“作死”二字,不能有其他评价。

要这么论,直到无强时越国才被楚国打残,都该算运气很好了。

四 落后的越国

不过,很多其他古书的记载表明,《史记》的这段记录,恐怕不见得靠得住。

不少书都提到,勾践灭吴之后,把都城迁到的琅琊。琅琊在今天的山东胶南县,则是勾践继续北上争霸的意图很明显。如此,他也就不能把“淮上地”丢掉,令首都和大后方隔开,变成一块飞地。

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大概上述地区并非越国赠送给楚国的,而是楚国从越国手里夺取的。只不过,夺取的过程太过轻而易举,所以史书上就没留下什么痕迹。

越国对吴国的胜利,实在有很大的运气成份。吴王夫差虚荣心膨胀,硬是要北上争霸,远征二千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后勤补给之难可以想见(所以吴国只好使劲挖运河)。于是闹得后方空虚,这才给了越国在背后捅刀子的机会。

勾践以百里之地,覆二千里之吴,说起来是以弱胜强十分露脸,但接下来就面临了巨大问题:短期来说,是不惜代价灭吴后,越国也精疲力尽,该怎么面对楚国的咄咄攻势;长期来说,是越国的经济基础比吴国还要薄弱,政府机构比吴国还要原始,现在拥有了这么大一个国家,该怎么管理?

《禹贡》里讨论天下九州的土地是否适合农业生产,给扬州评分是“下下”,就劣等中的劣等。这完全不合乎事实,却反映了战国时人对吴越地区生产水平的看法。长江下游自然条件好,吃饱肚子很容易,反而导致缺乏发展农业的动力。而黄河流域的人乐土重迁,一边伺候自己脚下的地,一边鄙视扬州的水平低,想当然的就给评了个最低分。——一直要到他们给游牧民族赶到长江中下游来,才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但那已经是后话的后话了。

史料当中对越国政治制度的状况记载很零碎。就从这些零碎的记载看,我们只能看到勾践时代一切在围着战争打转。——外国人提到越国人,条件反射似的会想到的,一个他们是善于游泳划船等水上项目;还有一个就是能打,敢玩命。

大概跟本朝一样,越国别的法律还没有,就先拿了部婚姻法出来。好战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要从婴儿的质量抓起,禁止老夫少妻或者欧巴桑勾引小正太。为了增加可以当兵的人口,勾践积极鼓励生育,甚至鼓励乱搞男女关系,反正能生孩子就行。《吴越春秋》上甚至说,为了激励战士的士气,勾践实际上是建立了一支慰安妇队伍。据说越地的风气因此很混乱,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到处留下石刻,夸耀自己的功德,但唯独在会稽郡的那一块石头上,始皇帝刻意强调婚姻神圣非诚勿扰,大概这是表示对风化问题自己很重视,所以这里的精神文明要狠狠的抓。

我手边有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越国文化的书,——是领了某些地方的文管部门的科研经费整出来的。这书活儿挺细,但是拿了人家的银子(当然作者本身可能也有桑梓情结),就明显带有为地方宣传气味,总是把越国往强大优越上说。倘使起勾践于地下,饶是这位越王“够贱”脸皮之厚罕有其匹,有些话他大概看了也会脸红。但即使这样的书上也不得不承认:

越国的官制颇为简单,远不及邻近的吴、楚两国复杂,更不如中原各诸侯国那样系统、完整。

五 官僚制度的基础

灭吴之后,越国疆土东到大海,西到江、淮中游的某些地区,北与齐、鲁交界,南则一直到福建、江西的北部。这样的领土面积,要超过齐、秦等大国,在当时仅次于楚国而排名第二。

要统治这么广袤的国土,国家机构太简单原始了肯定不成。

当时,有两种国家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是走传统国家的路线,强调宗法,把亲戚封建出去,从而对地方进行松散的控制;一种是任命官僚,把使各地方成为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

从现存的史料里,看不出越国有宗法传统;而当时天下的形势,也证明了封建制度在富国强兵的较量中,并不具有竞争力。越国当然犯不着继承这样一种正在被其他国家抛弃的模式。

那么,着手打造越国自己的官僚体系,可不可以?

也难。

官僚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办事(不管这些法律和法规体现的是谁的意志),而这些法律、法规,又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官僚制度的基础。

这就要求,该国应该有足够多的人不是文盲。

这条今天听起来轻而易举,简直不成其为障碍。但是实际上,对社会发展程度的要求已经相当之高,一千年多年后的欧洲中世纪社会,对这个高度就绝对只能仰视;中原的诸侯国,也是发展积累了几百年,才达到了这一步。

诸夏秉承西周传统,则有所谓庠序之教;春秋以来,又有民办的乡校遍地开花。如此政府和社会互动,才产生了一个足够庞大的士人阶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当然严格禁止创造性思维,但讲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识文断字的基础教育,抓的得还是很成功的。云梦睡虎地挖到的一个秦国墓,墓主人叫喜,他的棺材里装满了写着法律条文的竹简,可见其文化水平(“能写能算他的文化好”意义上的文化)相当可观。此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官吏,这样的人在秦国肯定车载斗量滔滔皆是。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喜这样的公务人员,秦政府才能维持高效运转。

对越国来说,这样的识字率恐怕就属于过高的要求了。高端的人才(像文种、范蠡这种)可以靠引进,但基层的办事人员本国都出产不了,政府就不免难以为继。

然后,君主对各地官员要进行考核,即要建立一套“上计制度”,那就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国君要给官员发薪水,具体发多少,也得有个准谱。这就要求很多计量单位,都要统一。

商鞅变法,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出台了“平斗桶(斛)权衡丈尺”的配套政策,也就是通常说的统一度量衡。诸如此类的技术环节,越国是否有能力完成,恐怕也得存疑。

所以不管是封建制还是官僚科层制,这两条路,越国实际上都走不了。因此有些地方虽然明知这是战略要地,越国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相继失控。楚军一到,也就只好放弃。

秦国强大,体现了冷兵器时代,野蛮落后往往是个优势;越国骤衰,则表明光靠野蛮落后,只能战场上横行一时,毕竟还是不够的。

某种意义上说,也许越国确实没直接送地给楚国,但越国灭了吴国,本身已经是给楚国送上了一份厚礼。吴国能令楚国疲于奔命,但整个战国时代,越对楚基本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