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清朝文科状元图

数码宝贝阿武8岁拯救世界,神奇宝贝小智10岁周游世界,七龙珠悟空12岁参加天下第一武道会,中华小当家13岁拿特级厨师,火影忍者宇智波鼬13岁开万花筒写轮眼,家庭教师沢田纲吉14岁领导黑手党,死神黑崎一护15岁卍解打架,海贼王路飞17岁上伟大航路,名侦探柯南17岁破案无数……而你在做什么?考试或者在考试的路上!

作为老师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你肯定想问,究竟是谁发明了考试?(看我不打死他/她)为什么人生的前五分之一甚至更多时间都在和没完没了的考试死磕?

考试是你一生的宿命

考试具体是什么人发明的,历史并不可考,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考试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说到考试无论爱恨都是寻根),中国不仅是考试诞生的摇篮,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考试大国。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被高考压抑的洪荒之力总会在高考前后以各种形式爆发,包括撕书、打班主任等等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就已经产生了早期的学校。

根据《诗》、《书》的记载,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建立了具有官办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主要教授礼乐以达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虽然仅仅是教你如何做人,但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学校的地方就会有对比,怎么考核你学习做人的成果呢?怎么证明张三比李四更懂得如何做人呢?最后还得靠考试,大家考场上比试一番便高下立判。

西周建立的“考校”和“考选”制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考试制度的雏形。(当然也是世界考试制度的初祖,中国对考试的发明和运用领先世界不知多少条街。)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西周金文

至于具体怎么考,记载里并没有太过详细的说明,《学记》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学生们“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看来九年义务教育不是政府官员拍脑袋挑出来单数里最大的数字来坑我们的,是西周的老祖宗挖好了“先坑”等我们跳。西周学校各个阶段教学目标不同,学习成果有别,学生每逢单数年(一、三、五、七、九)就要进行年终考试,直到第九年期末及格,才算结束学业。

但无论哪个朝代的老师永远会为学生操碎了心,教了知识教做人,教完做人打考分,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达到大成的人生境界。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方的统治者忙着打兼并与反兼并的小算盘,没功夫让读书人大规模比试看谁是大成,谁是小成,只要知识分子们能在坊间混个不错的名声,都会被有钱有权有势的人作为客人聚集在一起好吃好喝地对待,只需要偶尔提供一些做人的道理、学习的心得和文艺的作品,最重要的是提供富强的思路和方法。

那时候统治者连学校都撒手不管,下放民间,导致孔子等人的私人办学的水准和名声远远超过官办教育。私人教育的最大福利就是,学生怎么样老师说了算,学生做什么学生自己管,也就不那么在乎考核,考试相对来说显得不是那么至关重要了。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孔子授业,私人办学最成功的案例

然而,高中老师们说的对,你经历的一切都留到考场见分晓,读书人的秋后总账就要留在春秋以后算。

秦帝国的建立,打破了全国各地考生长期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放养状态,教育和考试被中央牢牢掌控,连老百姓读什么书,传什么话都要严格管控,考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不是思想教育也不是政治教育,而是思想政治教育。

焚书坑儒,后世被坑的何止儒生?

国家权力就像爱情也像沙,抓得越紧越容易丢。秦历二世而亡,后来的汉代统治者吸取了教训,抓得不那么紧,管得没那么宽,一开始招揽安抚四面八方的文人学者,放开思想的枷锁,但是他们还是学到了秦人的精髓——考试为政治服务。

凡是遇到国家发生大事或者皇帝想招纳贤才,政府就会嘱咐中央内外长官推荐人才,由政府组织问答,根据选到人才们的对策进行甄选录用,叫作选贤良

贤良以能力论人才,统治者自然要树立德才兼备的政府形象,以增强自己的公信力。全国上下鼓励并推荐道德模范进入公务员队伍以树立典型、整顿吏治,于是就有了“举孝廉”的存在,由各地政府官员定期举荐孝子廉吏。

有一阵儿,各地政府都觉得贤良们是考试凭能力当官,孝廉们都是靠人品保送当官,所以对拼人品的不予重视,对凭能力的青睐有加。汉武帝对此很不爽,他一再强调政府官员的人品和能力一样重要,于是强制规定了举孝廉的人数、期限,各地方政府必须定期举荐相应人数的“孝廉”,因此很多普通老百姓通过“举孝廉”的考核选拔方式进入官僚体系。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举孝廉等字残碑》

魏晋时期进入了中国历史最混乱的时代,曹操在乱世中为了笼络人才,采纳了“九品中正”的人才考核和选拔制度,由官方定下考核标准,把人才分为九个级别,级别越高越受到中央的重用。

但是人才级别的划分完全是负责选拔的官员“中正”说了算,时间一久,贵族们相互推荐逢迎,把考试选拔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寒门老百姓几乎没有当官入仕的希望。

而更大隐患在于,就算九品的分类科学合理并得到严格公正的执行,级别高的人才也未必就有实际的行政经验,最后的结局就是公务员的预备人才们不想着打怪攒经验,直接就想巴结“中正”当大官,于是到了隋唐时期这种尝试被彻底否定。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竹林七贤

隋朝的时候终于诞生了科举制,也就是我们高考制度的正牌祖宗,此后经唐代完善,趋于成熟,被后代沿用,至清代维新人士废除,一共存在1300多年。科举制在全国各地面向全社会举行选拔官员的公开考试,个人可以报名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合格者中进士。通过全国笔试之后,进士们再入吏部进行面试,面试通过者予以任用。

唐代的科举分为两科,一是进士,考察考生诗赋作文的能力,二是明经,背诵经文,考试时一般以残文填空补全,出上句对下句等默写形式考察,所以时人更重视进士科,认为是对真才华的展示,对明经则不那么感冒,认为不论才智,背书只要下功夫谁都能行。同样的,政府也更重视进士,社会上有段子为证:“文选熟,秀才足。文选烂,秀才半。”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科举制到了宋代又开发出新的花样,宋代皇帝不甘寂寞,有当天下人老师的雄心壮志,于是把自己定为科举考试最后一轮考试的考官,虽然殿试制度在唐朝就已经实行,但是宋朝的皇帝直接将自己的考官身份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规定长设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最后一级由皇帝主考,无论所选之人才高几斗,最后都要聆听长者的教导,都得称自己“天子门生”。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明太祖朱元璋

到了明代,皇帝虽然没有那么虚荣,但是却走向了“变态”,读书人的考试梦终于开始变成一场背着包袱前行的噩梦。明以前的科举面向全社会招生,上不上学是个人的自由,而明朝皇帝不再接受社会考生,学校成为报考的唯一途径,不去上学就没有资格考试。与此同时,被后世吐槽得稀烂的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读书人体内的洪荒之力被它牢牢封印。

明太祖规定各级考试的题目必须专用四书五经命题考生只能按照宋代程、朱几家的经义和解释进行答题,无论是出题还是答题都被严格限定了思想边界,绝对不允许跨界进行所谓的自由发挥。

明宪宗比先祖更进一步,在内容被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要求形式也必须统一,要每段对偶,字斟句酌,考试和考生都被逼到了绝望的边缘。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清朝沿用了明代的考试制度,科举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关卡,直到光绪帝接纳维新派的建议,废除科举,这才终结了一段交织着黄粱美梦和落魄噩梦的考试历史。

然而,考试却并没有因为科举的结束而消失。从民国至今,除了特殊时期的考试中断,考试制度从未真正断绝,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不断普及完善,考试作为选拔和考核人才最重要的手段还将一直存在,且将长期保持生命力。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生命不息,考试不止

过了中考,高考,你还有无数的期中考、期末考;如果你想继续深造,还得考研、考博;如果你想出国留学,还要考雅思、托福、GRE;你以为工作就会结束考试么?不,你还要考:口译资格证、编辑资格证、律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二级建筑师资格证以及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总之生命不息,考试不止。

无论你选择穿越还是重新投胎,只要你是一个严格历史意义上的中国人(严格意义上说,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以防你非要抬杠说你投胎成盘古,就不用考试了),这就是你注定的命运:要么在考试,要么在准备考试。

为什么成功的路那么多,我们还是要考得好?

最后祝全国的考生,考出风格,考出境界!

在你的一生里恐怕只有两个日子真正属于你,

一天是你出生的日子,

一天是你高考的日子。

- 版权信息 -

作者/编辑:守拙堂陈峤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emily_wangwei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