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温室 VS 丛林?大学本该像高中,还是更应如社会?

你自由,因为你无需自立,你心安理得地依靠他人的馈赠生活,父母让你不必为衣食费心,老师让你不必花费筛选信息的成本,学校在10万一平的房价和10块一个的鸡蛋煎饼的城市里给你三环内800块一年的宿舍和5毛钱的鸡蛋。

--引自 LinkedIn中国 ,“为什么我不愿回到学生时代?”。

温室 VS 丛林?大学本该像高中,还是更应如社会?

一、时间的价值

学生时代,只要考虑学习就可以了,而且是有充足的时间,三年,给你准备一场考试,不好还能再来一次。的确,学得是辛苦,但三年就学那点重复地东西,你会发现,大学课程一学期的容量就抵上三年的总和。而且,有老师告诉你每天做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根本不用自己劳神费时去搜集信息,去甄别筛选,去自己做选择。不用自己做决定,也意味着你不必为结果负责,高考失败了,你可以说你尽力了,大家都会来安慰你,没有人会指责。

学生时代最富裕的是时间,这种富裕让你肆意地挥霍,并且并没有人会责怪你的挥霍,因为大家都在说,这就是青春。而且当你不尊重自己时间的同时,也不会尊重别人时间-- 迟到;明明能搜索得到的答案还要做伸手党,邮件、交谈的方式,不是以节省对方时间的方式进行的。当你意识不到时间的价值的时候,你自然想不通,为何请别人帮个小小的忙TA都不愿意,你看不到别人花的半个小时,机会成本是有多大,一副受委屈,全世界都欠了你的样子。

温室 VS 丛林?大学本该像高中,还是更应如社会?

二、经济观念

有父母的经济支持,你衣食无忧,但你的经济观念,很大程度只继承你父母,或者更差。可能你家境好,不知金钱来之不易,或许你会铺张浪费。可能你父母勤勤恳恳、简衣缩食,也会影响你在必要的地方不舍得花钱。如果你父母没有理财的观念,或者只懂节流不懂开源,你可能也会继承他们的想法。当你走出学生时代,有自己收入后,可能你才会第一次去思考以前的那些经济观念是否正确。

三、结果导向

你只要学习有进步,哪怕成绩差,也会受到表扬,就像广东高考作文的那幅漫画,但你不知道,出了学生时代,没人在意你的进步多少,只会看绝对结果的好坏,获得唇印的,获得掌声、资源和机会的,永远是98分那个。

温室 VS 丛林?大学本该像高中,还是更应如社会?

不愿回到学生时代,就是因为那个温室,和温室外面的丛林太脱节了,以至于你不做准备的话,走出温室,冷暖骤变,会感冒,甚至是难以生存。高考前的温室,暂且无可厚非,但到了大学还在以温室的方式运营出一个宽松、纯学术的氛围,会推迟大多数人的蜕变,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出了大学,还在用学术时代的思维。

四、大学,是温室,还是丛林?

前段时间,南京大学在校庆520的时候举办集体婚礼,有些人会觉得学术之地不适合这么世俗化的活动,高校不应该过于商业化。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现在的大学,应该更多地加入商业化、社会化运作,应该是一个给学生提供各种可能性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成家、学习、工作、创业,都可以在这里发生。不应该只是学术的引导,大学应该是传授、引导学生生存技能的地方,做学术只是一种职业,或者说一种生存技能而已,毕竟,大部分人将来并不会走学术之路,如果局限了学生的选择,这是把大部分人当学术的炮灰。而且,如果学校成为了学生成家立业的地方,学生自然有归属感,可能学院接受的捐赠资助会更多,从而良性循环。

温室 VS 丛林?大学本该像高中,还是更应如社会?

南大的集体婚礼,在我看来非常棒,是场非常好的招生“真人秀”,对,这么说“真人秀”,会让人觉得哗众取宠的商业气息,但现在并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资源、用户、生源是要自己抢的,好东西好产品,也是要宣传的。所以硬广,欢迎报考南京大学。

所以,一方面是目前的高校,除了提供学术温室外,应更多地开辟些丛林给学生体验。而作为个人,更好的方式是主动走出温室,去学一些技能、思维,体验一些丛林之旅,等真正离开温室的时候,便能先人一步地适应真正的“丛林世界”。

如果能给当时大一的我写封邮件,我会提醒他,大一就去学游泳,去健身,别信你妈的鬼话 “你太瘦了,胖一点多好”;少打游戏,多上MOOC,无论出国保研工作,早点出去做份正规的兼职,从招聘要求、面试中去看看市场需要哪些技能,自己还差哪些。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