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进展预防CRT无应答指南太长?要点在这!

进展预防CRT无应答指南太长?要点在这!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EHJ)在线发布了预防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应答的实践指导,美国密歇根大学心血管中心Thomas C. Crawford教授对其进行了总结,要点如下。

1. 约1/3的患者在植入CRT设备后并未改善心衰症状。

2. 临床研究的各种终点均证明了CRT的疗效,如功能评估、硬终点、心室重构和临床复合事件等。通常情况下,功能指标作为终点时,无应答率最低;心室重构作为终点时,无应答率最高。

3. 不建议将目前的非同步成像技术作为CRT的选择标准。

4. 缺血性病因、男性、NYHA心功能Ⅳ级、重度二尖瓣反流、左心房显著扩张和短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均与预后较差相关。

5. CRT对房颤患者的价值还未能完全证明,目前只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对有、无房颤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在亚组分析中,未显示出CRT对房颤患者有重大获益。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房颤患者,可考虑房室结消融,尤其是近乎100%双心室起搏不能实现时。

6. 左心室心内膜起搏和多点起搏的价值,还处在临床研究评估的阶段。

7. 所有CRT患者的最终目标是100%双心室起搏。而CRT装置双心室起搏的百分比评估,受到融合波和伪融合波的影响。连续的双心室夺获,可由24小时动态和/或运动心电图证实。

8. 当CRT有效时,V1导联中几乎总会出现高R波。缩短起搏QRS波宽,与CRT的最佳反应相关。

9. 100~120 ms的房室传导延迟和同步双室起搏的经验性程控,不劣于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程控。CRT无应答时,建议优化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合。

10. IN-TIME研究表明,与门诊监测相比,远程监测可显著降低疾病恶化率和全因死亡率。

11. 一项大型对CRT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11.5%的患者双心室起搏<90%,通常由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A)或频繁的室性早搏(VES)所致。抑制心律失常,无论是采用消融治疗,还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以预防CRT无应答。

来源:Avoiding Nonresponders to CRT: A Practical Guide.Jul 27, 2016. www.acc.org. Thomas C. Crawford总结自Avoiding Non-Responders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A Practical Guide, Eur Heart J 2016;Jul 1:[Epub ahead of print].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