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19年骑摩托返乡见证春运变迁

19年骑摩托返乡见证春运变迁

每走50公里蔡云松都要停下来,把女儿解开放松一下。

19年骑摩托返乡见证春运变迁

在路边休息一会儿他们又急匆匆的赶路。

19年骑摩托返乡见证春运变迁

傍晚时分,他们进入平南境内,此时,摩托车开始分散开来了,路上显得冷清。

19年骑摩托返乡见证春运变迁

回到家里后,他们全家拍了一张合影。蔡家年前花18万元新修了房子。

19年骑摩托返乡见证春运变迁

太阳就要落下去,小女儿睡着了,蔡云松妻子抱着孩子停在路边休息。

2017年1月22 日早晨,春运第9日。佛山高明路段,晨曦渲染得天空明亮,水泥路面反射出金黄的光芒,一辆辆摩托车从金色路上疾驰而过,一路向西,那是广西老家的方向。

37 岁的中山小榄绿化工蔡云松是其中一员,19年骑摩托车返家的他有着特别的体会:10 年前,寒冷的天气、极差的路况、频频发生的车祸……这是摩托大军中每个人无法言说的痛。

今年,似乎与过去的每一年都不同:摩托车少了、天气好了,路况好了,服务站多了,回家方式多了,安全意识强了……蔡云松感叹——摩托车大军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他希望,未来他的孩子们不再骑摩托回家。

1月22日,本报记者一行三人和蔡云松一起,随摩托车大军返家,感受春运悄然发生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日新月异。

出险情:开着摩托打起瞌睡

很后怕:来年换个方式回家

1月22日早上8 点半,天气晴朗,小榄镇。

“背带绑紧些,准备出发!”叮嘱完妻子,看了一眼女儿,蔡云松跨上摩托车出发了。

这是他连续第19年骑车返乡。这条路,哪里有个坑,哪个路口比较危险,哪里出过车祸,都一一印在他脑里。

然而,中午时分,刚过肇庆路段,意外还是发生了。

前一晚蔡云松没睡好。在太阳的照射下,开在平坦的路面上,蔡云松19年来头一次打起瞌睡。头一沉,顿时醒来,车身虽重,却偏了一下,眼看要撞上旁边一辆摩托车,他立即摆正车身,另一辆车也及时闪躲,才避免一起事故。

吓得蔡云松一身冷汗,赶紧开进最近的服务站,整个头伸进水龙头下面,用冷水浇了许久。

“刚才我瞌睡了……”妻子这才知道,使劲捶了一下蔡云松,“摔坏女儿怎么办?明年必须坐车回家,这样太危险了。”

女儿小玉凤才1岁5个月,睡得正香,只是小脸蛋被吹皴了。别看她小,已是第二次坐摩托返乡了。“她妈妈坐大巴晕车,否则我也不想让女儿冒这个险。”

19年来,蔡云松见过太多事故,每年都遇见五六起,最惨烈的一次至今都记忆犹新。

那是2009年春运,佛山市高明区到肇庆市高要区的一个十字路口,一辆摩托车和泥头车相撞。“摩托车司机的头被轮子压扁,司机的妻子被甩出去,腿骨折了。我吓得腿软,老婆哭了,靠在我背上不敢看。”

蔡云松此后一直在心里警告自己:“路要看远一点,过路口要小心,绝不闯红灯。”

这一次的意外,让蔡云松再次绷紧神经,“骑了19年,确实该换个方式回家了,一辆车就是一家人的命”。

歇歇脚:热粥姜汤免费吃喝

忆往昔:路况差还收过路费

1月22日下午3 点半,蔡云松一家经过了大大小小十多个春运服务站,休息3次后,即将到达广西梧州市东出口春运服务站。

沿途交警示意慢行,驶过减速带,志愿者指示有序停车。服务站内,20来个红色帐篷一字排开,提供交通路况咨询、热粥、姜汤、打电话、检修车辆、手机充电等免费服务。这样的服务站,广东、广西境内交警部门今年牵头成立了28个。

这个服务站还设有一个母婴室,蔡云松在这里给女儿冲了杯热牛奶。小玉凤有点迫不及待,伸出胖胖的小手,踮脚够牛奶。“烫,一会儿再喝。”蔡云松哄道。

蔡云松回忆起从1998年第一次骑车返乡时,沿途除了加油站外啥都没,那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骑行。

蔡云松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都在小榄打工。1997年的3 月,17 岁的蔡云松揣着180元坐大巴到小榄找哥哥,凌晨睡在锁厂门口,早上被哥哥认出来,从此开始了在中山的打工生涯。

这一年,月工资只有五百六元的哥哥花4000元买了第一辆摩托车。“对那时的我俩来说是天价。”从小父亲去世,不想被村里人看笑话,兄弟俩决定骑车回家过年,一来省下一个人的路费,二来想给村里人“显摆”下,当时村里有摩托车的只有四五家。

路真的难走。过了肇庆,路面开始坑坑洼洼,一路要减速、避让,当时还有收费站,“一辆摩托车收5毛或1元。”为了省钱,兄弟二人不舍得吃一碗面,自带饼干和开水。到了平南县城,路更差,“自行车都比摩托快。”

1998年骑车返乡为了“显摆”,20 多年过去,“摩托车家家都有,更多的老乡选择开小车回家。”

想当年:娶亲返家车如蚁行

引关注:社会呼吁为爱让行

做过无数份工作、尝试过做小生意、经历了一次婚姻失败的蔡云松,2005年,遇到了现在的妻子杨建仙,当年刚结婚,妻子便拿出4000 元积蓄给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太子牌的。

那年春节,他带着新婚妻子骑车返家。肇庆到梧州的路修好了,返乡摩托车多了起来。到了2008年,“返乡摩托车爆发式增长,跟蚂蚁一样多,根本开不动。”也从那时开始,沿路开始出现服务点,“加油站里摆着几张桌子,提供开水、稀饭,随意自取。”

如蔡云松所说,2008年珠三角摩托车返乡大军出现 “井喷”,也第一次吸引媒体关注,脚上绑着的塑料袋成为当年骑士们的御寒神器,心酸、悲情、艰辛、高事故率成为返家之路的关键词,每年总有一些摩托车骑士倒在了回家的路上,再也回不去。据广西梧州交警部门统计,2014年春运期间,事故最多的一天有15起。

从2008 年到2016年,这几年的返乡之路每年都有新变化。蔡云松发现,沿途的服务站多了,服务丰富了,温馨标语多了。前几年,到了高明、肇庆、梧州的服务站,交警会截留大军,强制所有摩托车进站休息,然后出口处有警车开道引流。

2013年,“暖流行动”的口号第一次被提了出来,春运服务站点的形象开始统一,大批维修师加入;2014年,央视第一次全程直播,众多明星纷纷响应“为爱让行”活动。

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类贴心服务的提升,让这条返乡之路变得更温情、安全了。肇庆市交警支队统计过,2007年前没有开设“服务点”时,每年摩托车返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人,开通服务点、交警加强引导,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一半多。

看行程:摩托少了事故少了

谈原因:回家的方式更多了

今年一路开来,蔡云松最大的感觉是,路上的摩托车明显少了,车和车之间拉开了长长的距离,只有在服务站和红绿灯处才会汇集成一群、一片,整条路感觉很有序。

1月22日中午,肇庆市封开县长岗春运服务站的医疗服务点,医生曹铸亨正在给一个母亲递肠胃药。他是封开县人民医院的内科医生,连续做了6年春运志愿者,也体验到了摩托车大军的变化,“前几年,服务站停满了车,黑压压的,你看,现在只停着不足百辆。”

“前几年来拿的多是擦伤药,现在多是肠胃药、上呼吸道感染类的药,这说明摔倒、擦伤的少了。”

来自广西新闻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春运,过境梧州的摩托车数量达到历史顶峰值50万辆次。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可选的交通工具增多,往后几年逐年下降,2012年随着汽车客运班次加开减至44万辆次;2013年37万辆次;2014年,两广高铁开通,降至32万辆次;2015年 30 万辆次,2016年22万辆次,今年预测降至15万辆次。

封开县交警大队大旺中队的队长江红亮,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在长岗原收费站执勤,他分析,今年摩托车大军进一步锐减,一是由于珠三角一些企业放假早,返乡车流没那么集中了;二是,2015 年春运南广高速铁路(南宁-广州)开通运营,分流了一部分务工人群;三是,现在小汽车便宜了,不少务工者直接买小车走高速开回家。

蔡云松家就是个例子,除了他还坚持骑车返家外,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早在几年前便选择坐大巴回家,2015年开通南广高铁后,选择坐高铁返家。“怎么说,骑摩托车都是一件既危险又辛苦的事。”

同样在梧州东出口服务站休息的周亚永,凌晨从民众镇出发,今年他显得有点孤单。往年和他一起骑车的哥哥,去年花了首付6万元买了部长城哈弗小汽车,今年开车返家,他的妻女也跟车回去。为了春节走亲戚方便,他还是选择独自骑车上路。

爱骑行:摩托返乡成时尚

留乡亲:招聘信息一路有

离家还有四五十公里的地方,蔡云松摩托车的传轴带坏了,停在路边修。这是他的第三辆摩托车,包牌税共计花了 1 万多元, 马力150cc,开起来稳且动力十足。“我爱骑车、不怕累,前年母亲生病时,每个月骑回家一次。”

路上,很多人的出行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马国红和两个小伙伴在高明区的一处弯道旁休息,他的200cc的酷炫雅马哈摩托跑车很打眼。“一路走走停停挺好玩,当成一次旅行。”一群广东摩友会的摩友迷更是全副武装,衣服上有反光条、膝盖上有护具,还有对讲机,一辆车要3万元。“我们来专门体验摩托车大军的,感受骑行快乐。”

一路上各种 “提供优惠政策支持返乡就业”的标语随处可见,每个服务站有企业招聘摊位,还有各大工业园区的岗位信息。

梧州东服务站,一家压铸公司的招聘摊位前,几叠宣传单张被拿得剩下一半。“挺多人来打听。”人力资源部专员唐艺菲说,“电工、模具员、钳工、品检员等技术工比珠三角月薪低1000元左右,但回家就业成本低,少了奔波,生活费低,还方便照顾家庭。”这家企业2013年从东莞迁至梧州后,带回200名返乡技术工,如今扩招到1000人。“现在遇到瓶颈,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就业,我们还得想办法和珠三角抢人才。”

2016 年3 月 9 日广西人社厅发布 “广西在粤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年广西在粤农民工已经超过600万人,对于未来设想,两成表示长期留在城市,三成表示终归要回老家,打算维持于往返于城市和老家现状的占两成,其他表示再看。有返乡创业打算的有三成,但希望政府多提供返乡创业扶持。

“几个哥哥姐姐的孩子,有的留在深圳、汕头,有的也选择留在县制衣厂,月薪2800元。”蔡云松说,他想让17岁的大儿子毕业后学修车,“平南县如今通了高铁和两条高速,以后退休返家乡和儿子开个修理点。”

22日晚6点半,夜色渐沉,蔡云松终于开到了平南县城。县中心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这会儿,马路正在大塞车。“前面在修一座新桥。”

经过最后12公里的正在修的乡村路,蔡云松的摩托车拐进一条村道,一道铁门早已打开,75岁的母亲和二女儿早已迎候在门口。母亲的一句“回来啦”和二女儿的一声清脆的“爸爸”,让蔡云松觉得,一路的奔波都值得。

“我们的下一代,应该不会再骑摩托车回家了,他们有着更多的选择,更好的生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