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国综 9.8,一个明星都没有

今天二图,继续噩耗。

今年你的假期余额已欠费。

国庆长假,肯定不少回家的。

不知道今年你 " 想回去打工 " 的忍耐值,有没有突破三天。

放假在家,怎么和爹妈长辈相处,是永恒的痛点。

代沟代沟,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间到底隔着什么?

小破站又出高分答案——

屋檐之夏

又又又一档观察纪实真人秀。

自从室外真人秀,室内拉片秀这种综艺形式火了之后,太多生活被拿到镜头和观察室反复观看。

职场、婚姻、恋爱、婆媳 ……

这一次,观察对象,聚焦生活中里的一班隐形人,独居老人

节目刚上线,评分就飙到9.8

如此高分,全因它是一次难得的提醒。

无论年轻还是老去,生活永远值得进化。

节目组选择了 3 个独居多年的老人,每一位都会迎来 2 位年轻沪漂,在同一屋檐下相处 21 天。

为什么是 21 天?

心理学上,有个被鸡汤博主用滥也用错的 "21 天法则 ",来自临床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整形医生)麦克斯维尔 · 马尔茨。

21 天,是人适应新变化通常需要的时间。

经历了整形手术的人适应他们的新面貌,截肢病人出现的 " 幻肢 " 体验消退,或者搬家后要产生 " 家 " 的感觉,都需要 21 天。

当小年轻们一个个敲开独居老人的门,变化就慢慢发生了。

一号独居勇士,刘雪华,62 岁,独居 9 年。

名字和脸大家肯定都熟。

早起琼瑶剧女主专业户,著名泪眼皇后。

后期,太后专业户。

62 岁了,身材纤细,衣品时髦,发量傲人,那对眼睛更是亮得人移不开眼。

先生去世后,刘雪华和两只狗狗独自生活。

每天的生活就是,喂狗,看电视,玩手机小游戏。

二号独居勇士,朱增德,89 岁,独居 12 年。

头发梳得板正,格子衫整齐掖进裤子,皮带和皮鞋同色呼应,再加一副金边眼镜。出行还要带个拉提箱。

妥妥上海老克勒。

讲究精致,还带着股不好接近的严肃。

可一笑就破防。

眯眯眼,嘿嘿着解释自己门牙是吃牛肉干吃掉啦。

平时练练太极,听听音乐,下午的时候还会享受一个人的咖啡时光。

吃饭呢,也潇洒。

下馆子或者叫外卖。自己做怕吃不完,反正 " 外面吃便宜 "。

看起来,他们都习惯了独自一个人生活。

这生活看起来,还挺惬意?

就说刘雪华,阿姨因为录节目不在家,她第一次出门遛狗,结果狼狈地感觉像个偷狗的。

右手边的家伙走累了,左手边的还嫌逛不够。

分庭抗礼,把主人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成功遛狗后,立刻电话经纪人,保姆,哥哥,大姐 …… 求表扬。

可电话毕竟遥远。

在电话这头手舞足蹈,那头却只能听见声音。

放下手机,她依然意犹未尽。

却也只能跟狗狗沟通。

可除了睁大眼睛盯着 " 有点疯的麻麻 " 配合,狗子也不能做更多。

试想一下,如果身边人对她说," 你好棒 ",快乐一定会加倍的。

独居的生活,惬意却封闭。

更隐藏着太多不安。

独居老人在家,往往最怕 " 被提醒一个人 "。

刘雪华只要不出门,家里电视都不关的,让狗狗养成了没声音就该起床的条件反射。

朱老爷子睡觉怕黑,要开着灯才可以。

他们在家穿鞋,都非常看重同一个功能,防滑

就怕摔倒。

其实一个人住别的都不怕

万一有一天你不小心摔跤了或者干嘛

是没有人知道的

这个时候,特别心疼独居的刘雪华和朱爷爷?

《屋檐之夏》绝对不给你这个机会。

房客门铃一响,立马向你展示,年纪大不仅仅意味着长皱纹,那可是半辈子的人情宝藏。

第一个到刘雪华家的小姑娘拉宏桑,是个 b 站生活区 up 主,别看在视频里一人分饰 N 角有声有色,线下跟人打交道,拘谨得不行。

不知道怎么开启话题,怎么相处更自然。

为了避免自我介绍,拉宏桑还拿出裁好的 A4 纸。

刘雪华问一句,她递一张。

吃完饭明明觉得还是洗个碗礼貌点,偏偏思来想去怎么说、什么时机出去更合适 ……

行动前犹豫,行动后迅速尴尬,社恐们的通病。

可和人交往这一点,在刘雪华身上,看不到丝毫紧张和为难。

对方递过来纸条,她戴上眼镜仔细看。

给自己放搞怪视频,她边笑边和她交流,笑得大声又奇形怪状。

一会身体前倾笑,一会仰在沙发上笑,

狗在旁边好像都被感染了,朝着大笑的主人汪汪汪 ~~

真诚,自然,这状态社恐们直呼 respect。

秘诀在哪?

和人相处,本不是一件值得成为问题的事。

只要你关注对方,就能和对方自然相处,那些尴尬、沉默其实也能很快度过。

朱爷爷就更猛了。

他的房客,在上海留学的意大利男孩,入乡随俗,来长辈家作客,带了包装精致的茶叶。

爷爷茶几上摆的不就是茶具嘛,这可对上胃口了。

爷爷也是厉害,一般客人送了礼物,怎么也得等客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打量。

他不。

先是问这什么茶。

接着拆了一包拿出来问,是普洱,但有点发霉。

甚至一度很担心:

你送的茶叶怕不是假的吧。

听到年轻人说还花了不少钱,爷爷再次撞破社交礼仪。

花了多少钱?

年轻人心里一慌,悄悄四舍五入,三百多。

爷爷再再次不礼貌。

300 多太便宜,好的要 1 千多。

年轻人:好尴尬心好痛。

看到这,你觉得爷爷也太刁难人?

下一秒,爷爷就宽慰他。

没事啊,你不懂茶很正常,要是说咖啡就懂啦。

爷爷本身并不是特意刁难人。

只是和上面的刘雪华老师一样。

像朱爷爷做奢侈品方面的生意的,正好可以帮助一下学奢侈品专业的年轻人。(为了回礼,爷爷还上楼送了手串给他保平安)

不管是刘雪华的自然妥帖,还是爷爷的先兵后礼。

他们都有一个特点,自洽又舒适

毕竟,一甲子多的岁月啊,够长够久,活出真实的自己。

可再坚定,岁月流逝也会让他们怕。

生活上的不便,他们可以想办法克服。

怕太安静就全天开电视。

拍黑就开灯睡。

怕滑倒在家没人帮忙就穿防滑鞋。

他们最怕的,是被抛弃。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戈多,寻访数十位城乡孤寡老人,他提到有位老父亲。

不愿请保姆,也不愿意和孩子同住。

他在较劲。

父亲不愿意请保姆,拒绝和我们一起生活,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还能够自理的姿态,也是他人格的自我维护,但是这种姿态,实质上已经是在和他自己较劲了,或者说,他这是在和自然规律较劲。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一方面想和人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怕年轻人嫌弃自己。

像电影《我们俩》里的空巢老人,表面脾气倔的不行,对人都凶巴巴的。

但是呢,其实来个陌生人心里都开心。

我闷的时候就希望来个收破烂的,收水费的,走错门的

敲门可以说说话

要不语言能力都退化了

刘雪华害怕年轻人聊的东西她不懂。

朱爷爷也怕自己被年轻人嫌弃。

怕自己讲的东西年轻人会烦。

我们老年人的生活

跟年轻人的生活总是有区别的

因为我们老年人总是唠唠叨叨

我们讲了她们又不开心

我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了

什么矛盾就没有了

万幸的是,年轻人这次主动向他们走来。

爷爷跟我外公打扮得很像

我外公戴那种很大个眼镜

爷爷当时也戴那个眼镜

看到他我就觉得 就想到(外公)

当时就决定跑去问一下

这也正是《屋檐之夏》的可贵。

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的空巢老人超过一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 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人口总数的九成。

我们会越来越老,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多一个人看《屋檐之夏》。

我们便少一分沉默和焦虑。

未来就多一分坦然和理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莉拉不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