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当我们想到过去时,我们既不会过度渲染,使之浪漫化,也不会全然否定,直率地表示厌恶。但很显然,如果我们生活在因特网仅是一种打捞工具的时代,没人会觉得舒服。同时,过去呈现给我们的特征通常是蔑视女性和奴隶盛行,在过去,我们甚至连电都用不上——但在这些缺点背后却存在着一些极好的方面,无疑大大地弥补了这些缺陷。比如下面的这几个例子:

10.极好的贫民福利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社会主义”应是一种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可现今很多国家并没有充分理解这一点。但情况也并不总是这样:英国议会在18世纪时通过了三条涉及失业人员福利的法律规章。

这些福利政策并不是“不劳而获的救济”。《济贫检验法》规定只有愿意工作的穷人才能得到救济。法律甚至规定,各教区也要协同政府,负责为当地贫民提供吃食和住宿。但这项法律的颁布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要是这里没有足够的工作提供给贫民,那又该怎么办呢?即使这样,政府也能帮助你。一些建筑工程只提供给没什么技能的失业劳工。这些“工程浩大却并不适用”的建筑物在当初主要用于审美,并且不少建筑保存至今。

9.极易获得教育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在18世纪的欧洲,假设你想要成为一个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或是想要对世界有一个起码的了解。但偏偏你又一文不名。那么,在伦敦和全欧洲,日益增多的“咖啡馆”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处。并不像今日的“潮人屋”,这些咖啡馆吸引的是一些来自牛津、剑桥等大学的教授或学生。只需花上一便士,人们便能买上一杯咖啡,坐下来听听这些大师对世界现状或对他们各自专攻领域的讨论交流。

基本上,你可以免费听到关于各个主题的演讲。历史学家推断说,这些咖啡馆最终导致当时的识字率大幅度上升,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欧洲新报纸的出现。

8.法兰克主义运动(The Frankist Movement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1750年左右,一个名叫雅各布·法兰克(Jacob Frank)的波兰人因宣称自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弥赛亚而臭名昭著(如果他当初宣称自己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救世主,那么他无疑会使自己陷入一场教派的殊死搏斗中——还好他知道适可而止)。他不仅没被法律正式确认为精神失常,而且实际上,他还赢得了大批支持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新兴的“法兰克主义运动”表示欢迎。并且,“法兰克主义运动”的不少支持者是被逐出波兰教会的教徒。但为什么我们这个清单上要给它一个特写呢?其实是因为法兰克本人认为只有“宗教狂欢”才是接近上帝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定期举行性狂欢活动。法兰克主义者正是因为热衷于各种性狂欢活动而为现在的我们所熟知。所以呀,如果你回到18世纪去生活,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加入一个邪教的“狂欢宗教祭仪”。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吧。

7.最具特色的畅销书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现在的畅销书多数都写得相当精彩,这也正是他们之所以畅销的原因。但是18世纪的畅销书与今日的畅销书可谓是大相径庭。18世纪的畅销书也和今日的畅销书一样是对社会文化的反映,但和今日畅销书所反映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是,18世纪的伦敦曾是娼妓的渊薮。

要是认真说来,这些娼妓可真是无处不在。18世纪畅销书之一《科芬园的妓女名单》(Harris’s List of Covent GardenLadyies)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你们中那些不熟悉古英语影射的人而言,这本书本质上就是一本妓女介绍册子,你能从中挑选出最合乎心意的娼妓。这本书倒有点Yelp网站的意味,只不过它为你介绍的是妓院而已。

6.最酷炫的动物表演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那么伦敦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处。这个城市每年都会有许多马戏团的精彩看点——有时候是一些“长胡子的女人”,有时候也有神经失常的动物。例如,在1760年左右初次登台的“博学猪”就是一个看点。马戏团曾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方法对这只猪仔加以训练,使它能够做运算,报时间和玩扑克,它甚至还能预知你的未来。这只“博学猪”取得的巨大成功刺激了一批冒牌货的出现——其中就包括美国的一只被控以巫术之名而不得不逃离伦敦的“冒牌猪”。这些可都是真的,并非玩笑话。

5. 太阳镜曾风靡一时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你当然能十分确定地说,数百年前的人可不会穿丁尼布或皮制夹克,这种穿衣打扮的风格只存在于《疯狂麦克斯》(Mad Max)这部影片中。但相当奇怪的是,太阳镜竟是他们的配饰之一。詹姆士·艾斯可夫(James Ayscough)起初是想将他的这项发明用于矫正视力,就像我们目前所佩戴的眼镜一样。但随后他便意识到上色镜片并不能矫正视力,但不管怎样,他还是将这个发明公布了出来。早期的太阳镜通常是蓝色或绿色的,比我们如今佩戴的太阳镜可要酷多了。

4.人们可以喝到苏打水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要说到18世纪的人做过的最令你意想不到的酷事,则非苏打水的发明莫属。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y)是第一个将氧气和水混合,制成苏打水的人。可作为学术界的化学家兼哲学家,他并不需要利用这项发明做生意。但史威士(J.J. Schweppe)——你可能在“史威士姜汁啤酒”上看到过他的名字——却将其充分利用,以此牟利。由此他的生意暴增,而人们也就是自那以后就一直在饮用这种“冒牌香槟”。

3.游乐园曾是18世纪的一个“存在”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不错,按照严格的语法规则来讲,这个标题是不正确的。虽然18世纪时期并没有过山车或蹦极跳这样的娱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样的娱乐活动是存在的——继续往下读),可他们却有专供娱乐的公园。这些被称为“娱乐园林”(pleasure gardens)的公园最初是专为富人所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阶层各个种族的人都开始来此光顾,于是这些公园就成了穷人和富人之间毫无芥蒂相处的娱乐之地。

尽管“娱乐园林”听起来有点劣质成人电影的味道,但它通常却是举办音乐会和戏剧的户外舞台,里面还有休憩亭,商店和动物园。当时俄罗斯的一些“娱乐园林”设施中甚至还包括如今的过山车,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最早的旋转木马。一些“娱乐园林”不负其名,也会举办一些性活动,以供公众消遣。考虑得多周到啊!

2. 美妙的圣诞节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18世纪的圣诞节并不像今日的圣诞节这样总是与购物挂钩,并且那时的圣诞节也并不局限于一日,“圣诞十二日”的每一天都会被认真对待。人们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举办盛宴和聚会,互相分发礼物,玩耍嬉戏或筹划其他的庆典活动,这样的欢庆会持续整整十二天,一天不少。当然,人们只会在12月25日这一天停业——但尽管如此,圣诞节期间的这十二天仍被认为是一个法定假日。

似乎这还不够,当他们做完所有的这一切之后,在一月中旬的“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节日里,狂欢继续上演。有人说“第十二夜”实际上远比圣诞节更为盛大。有趣的是,在这一天里,人们会颠倒正常行为,做与平常相反的事,美其名曰“有政府撑腰”的“相反日”(Opposite Day)。

1.充足的啤酒供应

【历史】18世纪之所以“美妙”的十大原因

为了抑制公众的酗酒行为,英国议会在18世纪通过了一条《啤酒坊法案》(Beerhouse Act),允许任何人得到一张廉价的啤酒营业执照,以此来限制危险烈酒的生产。这条法令的通过使“啤酒坊”兴盛起来,甚至经常还有人在他们的门前走廊上售卖啤酒。

毫不意外的是,英国的这种降低酒精销售门槛的做法并不能抑制饮酒之风,所以英国最终还是制定了更为严苛的啤酒法。

来源|前十网

查看更多,请搜索“前十网”

微信公众号:Top10list(欢迎关注)

点击查看原文,访问前十网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