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山西食用菌工厂化喜添新家族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1月15日,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大学获悉,以山西农大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团队,成功攻关解决了银耳和绣球菌工厂化高效生产难题,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珍稀菇类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从而解决山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白色金针菇、杏鲍菇等品种而导致的市场竞争激烈、比较效益下降的问题。

银耳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滋补佳品,具有较高的食药价值。一直以季节性栽培为主,尚无工厂化栽培的模式,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山西农业大学和晋城市泽地萃绿农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银耳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项目,筛选出了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银耳优良品种,确定了栽培种的最适菌龄;对其工厂化菇房设计及设备配套、菌种制备、基质配方、环境调控、出菇工艺等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集成创新,并首次实现了银耳工厂化生产。

绣球菌又称花椰菜菇或花瓣茸,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药用菌,可与冬虫夏草、羊肚菌、松露等珍品相媲美,从颜色到形状都酷似银耳,但比银耳有韧性,久煮不烂。据了解,野生绣球菌非常稀有,生长于我国东北和西南一些山林中,采集不易。近几年,绣球菌作为一种菌类食品逐渐走上高档酒店和普通家庭餐桌。不过,真正使它备受关注的,是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β-葡聚糖,其子实体β-葡聚糖含量可达40%以上。目前已有科学依据证明,这种β-葡聚糖能够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然而,之前仅有日本实现了绣球菌的人工栽培,我国也仅在福建省两个食用菌企业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北方绣球菌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项目由山西农业大学和清徐县太和食用菌栽培基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针对北方气候和农业资源特点,对绣球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特性、基质配方、生产工艺、出菇模式、多糖抑瘤效果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创新集成了绣球菌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北方绣球菌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的空白。

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在山西省首批76个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设立了“设施食用菌高效碳循环研究与示范”,相信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科技成果将不断涌现,必将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