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

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

摄影记者刘延珉

这是朋友圈里一位叫刘延珉的摄影记者,今年53岁。他是为数不多的只身前往天津爆炸原点进行拍摄的记者。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刘延珉6年跑过8个地震现场,其他参与的灾难性突发报道难以计数。天津爆炸次日,他赶到天津,从14日开始连续刊发整版文图报道。

按照刘延珉供职单位的考核制度,他一方面每月至少获评三个二等好稿(奖励50分),并且原始分达到300分以上,才能完成考核任务。就他目前在天津的工作成果来说,他只拿到了三个二等好稿,总计获奖150分,再加上不超过150分的版面评分。如此算来,他很难达到300分这一完成月度考核任务的条件。

这意味着,这位玩命采访的新闻老兵,接下来十天不能继续出产作品的话,只能拿到两千块左右的月工资。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他之前曾四次拿的是两千的月工资。

我们先来看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以下是他拍的照片,只有距离现场足够近,才能拍到:

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

我们惊诧的有两点:

第一,记者防护竟然如此薄弱。

这是一次危险化学品爆炸,现场有各种危险可能性,爆炸不断发生,空气中成分不明。在全副武装的核生化部队进入之前,记者的短袖、七分裤和极为勉强的口罩,将身体健康暴露在危险之中。一旦记者受到显性、隐性伤害,谁来负责呢?

离天津爆炸现场最近的记者 本月工资可能就2000

上图为随后赶到现场的核生化部队

第二,记者收入竟然如此之低。

两千块月薪难道就是这种灾难现场记者的真正价值?在总指挥都不明确是谁的危机中,记者是大众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怎能以这样的待遇要求记者去完成如此危险的工作?

记者是充满新闻热情的职业,但是,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让某一个群体仅仅靠热情、靠奉献来实现公众知情权,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病了。

记者从前方身心疲惫地回到家里,拿着这两千块,怎样面对家小?

近年来,我们已经可以清楚感受到,越来越多一线记者离开新闻界,加入新闻界的年轻精英则越来越少。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比如说,2014年南方报社有202名集团聘员工离职,这一数据在2012年、2013年分别为141人、176人。与之相应,2014年南方报社招聘应届大学生61名,而在2012年、2013年这一数据分别为87人、63人。

奇怪的是,这还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今年4月,39岁的美国加州地方报记者罗伯-库兹尼亚与两位同事,用细致的50多篇调查报导,揭露当地教育贪腐事件,获得普利策奖地方报道奖。但库兹尼亚已在去年底离开了他从事15年的记者岗位,去一个基金会当公关。

为什么呢?

“没有办法负担超过于住房的花费。存款很难、买房根本不可了。”“在美国当记者真的太穷了”。

对于一个将迈入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压力极大地超时工作,却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支,他的转职是因为自己年纪到了一个“令人害怕”的关键点。

美国劳工部2014年的统计,当年记者年薪的中位数是3.6万美元,这个数字远低于全美平均的5.4万美元。这点年薪在加州洛杉矶等全美前十名“昂贵”的城市几乎无法过活,市中心附近一厅室的小公寓,一年租金至少要2万美元,相当于过半的薪水都拿去付房租了。

现在,各种传播渠道都有了,微博、微信、网站、APP……但是,当一代又一代记者的激情燃尽,当来自现场的一手消息越来越少,我们在这些渠道上传播什么呢?

欢迎来到人人都是“键盘侠”的时代!而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