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两网融合”:为民便民惠民

“我们会经常性在村里开展巡查工作,并及时上报巡查信息。”9月2日,椒江区三甲街道石柱村网格员王恩雄在电话中说。

前不久,作为网格员,王恩雄在巡查时发现村里后街桥头栏杆被损坏,他马上通过配发的“平安通”向街道平安信息指挥中心上报了这一信息,街道及时落实了专人办理。

网格员,椒江开展“两网融合”工作的一线人员,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自全省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两网融合”工作以来,椒江将其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创新性工作来抓,整合力量,做强平台,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高起点谋划,实现资源有效大整合

“‘两网融合’是一项全新的社会治理服务机制,也是一项服务群众的实践探索,更是社会治理必然趋势,它为民、便民、惠民。”椒江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顺长介绍,区里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作为今年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项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推进“两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常委会还进行了专题研究。

为抓好此项工作,今年新年上班伊始,椒江专门组织人员赴广东、上海及温州“取经”,学习先进,统筹谋划。

椒江原本由区级部门及街道划分的网格有1235个,不少网格重叠且相关信息不能共享,造成政府资源浪费。在此次工作中,当地将这些网格重新整合调整为692个,另对相关企业单独划分网格。“我们实行全区统一编号,全部纳入全省统一的网格,实现‘一张网’管理。”王顺长说。

此外,椒江还以全区214名社工、274名流管员为基础,整合计生员等部门各类协辅员选聘为专职网格员,按“4+X”模式配强配齐网格员,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1名社区民警、1名法律顾问和若干支志愿服务团队,实现多员合一、一员多用。

“这样一来,信息更畅通,我们了解掌握村情也更及时。”街道工作人员杜建,同时也是名驻村干部和网格长,他觉得按“4+X”模式开展驻村工作,相比以前更便捷。

高标准建设,搭建信息指挥大平台

在三甲街道平安信息指挥中心监控大厅,依托实施平安村居视频工程,各村实时情况一一呈现。而接收上报信息、转交街道相关部门、记录处理结果,则成了中心专职管理员徐丽丽的日常工作。

“我们按属地性、整体性和适度性原则,将街道43个村和三甲九塘盐田工业区块共划分为59个网格。”三甲街道党委副书记林仁正介绍,街道投资18万元,建立了平安建设信息指挥中心,将26个职能部门纳入平台范围,确保平安信息流转畅通,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针对当前社会治理信息化工作存在“信息孤岛”、信息重复录入等问题,椒江在“两网融合”过程中,依托区96345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做强做实平安建设信息指挥大平台。区里还开发了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实现有效数据的统一交换和一人录入、各部门共享,并开通74个区级职能部门及单位、11个镇(街道)和所有基层站所的平安建设信息系统账号,建立专职队伍,确保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迅速认领和高效处置。

高效率运转,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岭南社区是海门街道的一个社区,总居住人口近万人。如何管好这个大家庭,成了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沈薇薇每天思考的问题。

“我们根据‘4+X’模式配强配齐网格团队,定期为居民开展平安宣传、治安巡逻、帮扶帮教等活动。”沈薇薇说,这种“人到网格去,事在网中办”的方式,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目前,社区已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60多件。

海门街道党工委书记谢洪方认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为推进此项工作,椒江制定出台了网格化资源共用共享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处置流程,强化责任落实。根据网格信息三级流转处置制度,把信息分为一般信息、较大信息和重大信息三类,按照信息等级在村(社区)—街道—区实行三级闭环处置;根据“1515”事件处置机制,对一般事件应5个工作日内完成,原则上不能超过15个工作日;将“两网融合”工作纳入对区级部门和镇(街道)的“两个社会”考核内容……

“感觉比之前信息畅通多了。小区公园大树边的长凳被树挤压,有安全隐患,网格员将问题反映上去,区有关部门马上来现场查看办理了。”热心公益的岭南小区居民王升斗说,现在小区里乱停车、乱设摊的明显减少,小偷小摸现象也少了不少。

原标题: “两网融合”:为民便民惠民

牛头山滩溪葡萄园获评临海葡萄科普示范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