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毛家坪遗址中的“屈肢葬”之谜

毛家坪遗址属于早期秦文化遗址,是“秦文化的发源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遗址分布在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10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1947年,裴文中先生在渭河流域调查时首次发现。1981年,毛家坪遗址被公布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1983年由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2012年7月,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课题组又对毛家坪遗址进行了进一步发掘。

在这几次发掘墓坑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死者的埋葬方式比较特殊。一般来说,古人埋葬死者,通常是将尸体平放在墓坑或棺木中,仰身直体,四肢伸展,姿态自然。但是在毛家坪遗址的墓坑中,死者的头部朝西,肢骨屈折,下肢呈卷屈特甚的形状。经考古学家认定,这种奇特的埋葬方式是秦人惯用的“屈肢葬”。毛家坪遗址中大多采用屈肢葬式,发掘出来的人骨,能分辨清楚的具体可分为仰身、侧身和俯身三种。其中仰身屈肢葬有十九座(M2050、M2051、M2054、M1045、M1046、M1047等)、侧身屈肢葬有十座(TM101、TM105、TM107、M1024、M1038等)、俯身屈肢葬有一座(M2011)、仰身直肢葬有一座(M2017)。根据其卷屈程度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胫骨、排骨与股骨相叠压,蜷屈特甚,有二十五座;第二种形式,胫骨,排骨与股骨夹角大于60°,蜷屈较轻,双手多交叉于胸前或顺体下垂,有六座。

“屈肢葬”的葬俗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在黄河上游甘、青一代的远古居民就已经采用这种方式来埋葬死者。因而一般认为,我国古代的屈肢葬最早发源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周末年,关中战火四起,王室被迫放弃故都东迁洛邑,西北诸族遂大举东进,屈肢葬俗也随着民族迁徙的洪流在关中地区盛行开来,并逐渐扩散到中原大地。春秋战国时期,屈肢葬俗在秦人中颇为流行,是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今天的考古学家们将屈肢葬作为区别秦墓与其它列国墓葬的主要标志之一。

秦人盛行屈肢葬,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根据文献记载,秦本为东方民族,周灭商后,秦人(此处应为狭义秦人,即秦族)作为商的追随者,被周人打压,秦人部族被西迁至戎人聚集的关中,为周王室守卫西陲。周室东迁以后,秦国作为新兴的诸侯国留守关中,长期与西部诸族往来周旋,在这种环境中,秦人就很自然地吸收了西部诸族的文化因素。因此,东周时代的秦人普遍盛行屈肢葬,也就不足为奇了。直到汉初,秦人的后裔仍有采用这种葬式的。大约在汉武帝时代,过去各具特点的诸多文化融汇成统一的汉文化,屈肢葬俗也就逐渐消亡。

古人为什么要将死者的遗体屈肢而后葬呢?这种奇特的葬俗引起了今人极大的兴趣,许多学者曾从社会史、宗教信仰乃至生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目前,学术界对屈肢葬的动机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1)尸体屈肢可以缩小墓坑,以节省墓地和埋葬用工。(2)屈肢仿死者生前的跪坐姿势,是卑者侍奉尊长之礼,也是奴婢执事的姿态,因而屈肢葬应是秦国奴隶的一种固定葬式。(3)表示捆绑死者,以防其灵魂作祟活人。(4)肢体卷屈而卧即秦简《日书》所说的“窋卧”,是秦人为免遭恶鬼侵害而采取的一种“辟鬼之术”。(5)屈肢状颇像胎儿在胎胞中的姿态,象征着人死后又回到它们所生的地胞里去。(6)屈肢是按照人们休息或睡眠时自然姿势放置的,表示死者长眠九泉。(7)屈肢状是按照死者最后时刻所保持的原姿态。

总之,古代屈肢葬的真正意义究竟何在,至今仍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未解之谜,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毛家坪遗址保护规划》(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2015年12月)。

[2]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周苏平.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 《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学报.1987)

[4] 《毛家坪遗址考古记》(肖宇,赵兆,刘婷等.秦文化探源.大众考古.2015)

(甘谷县文广局 王根祥)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