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清华大学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学生集体罢课“蒸发”(清华百年演义)

1920年7月,北洋军阀最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直皖战争爆发。由于北京政府大量挪用教育经费用于战争,故公立院校经费被长期拖欠,教职员生活无法保障。翌年6月3日下午,北京22所公立学校的校长、八校(北大、高师、女高师、法专、农专、医专、工专、美术国立高等学校)教职员代表及学生共1000余人,在北大教授李大钊、马叙伦等人领导下至新华门请愿。

但是,代表们遭到了早有准备的军警们残暴殴打。法专校长王家驹腰背、腹部受枪柄重击;医专代理校长张焕文头部遭创,血流满身;北京国立专门以上八校教职员联席会议主席马叙伦头部及左腰亦受重伤,全身是血;北大教职员代表沈士远教授额部受刺刀刺破,一脸鲜血。前来“调解”的教育部次长马邻翼也遭痛殴。受重伤者总计30余人,轻伤者100余人。这就是震动全国的“六三惨案”。

惨案发生以后,北京市学联宣布罢课,抗议当局,同情与声援教职员。6月8日,清华学生会在评议部上通过《清华学校明日罢课》案,决定执行市学联的决议。当晚,全体学生大会经过3个小时的争辩,将评议部议案修改为“清华学生应该罢课,惟须与北京部立私立各校取一致行动”。6月10日,清华全体学生大会以292票对119票通过“同情罢课案”。

按照清华的课程安排,原定6月13日举行期末大考。而学生们认为:大考不过是一种形式。根据清华的记分方法,平时分数占总成绩的70%,大考仅占30%;而这30%中,上学期的大考又占一半。因此,从成绩上说,85%的优劣等级,早在本次期末大考之前便已决定。学生们还认为,只要“教潮”稍有转机,还可以举行补考。因此,大多数学生对罢课期内不参加大考一事,均采取坚持态度。

6月13日大考,清华学生集体“蒸发”。面对学生罢考,清华教职员召开了整整一天的紧急会议。当晚,校长金邦正将会议结果报告董事会。董事会做出决议:“本期大考改于18日举行,不赴大考学生即认为自请退学。”清华学生会评议部、干事部主席接到金邦正校长关于董事会的决议后,立即召开全体学生大会。会上,愤愤不平的学生们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案为“无论学校用何种胁迫,清华学生对于罢课案坚持到底”,此案以424票对2票通过;第二案为“罢课终止时,全体要求学校实行补考”,此案以440票对1票通过。

清华学生在同情罢考上的斗争,经受考验最大的是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1921级学生。1921年是辛酉年,按照清华习惯,这一年级被称为“辛酉级”。在3月4日出版的《清华周刊》第201期上,已刊登学校为辛酉级放洋预订“中国号”船票106张,驶行日期为8月12日。随后不久出版的《清华周刊第七次临时增刊》上,亦刊布《本届高四各班同学赴美所习之学科拟入之学校一览》。另外,赴美留学者的治装费360元亦已下发,且已交上海一家成衣店制做。(摘自李子迟等人著《清华百年演义》一书,济南出版社出版)

清华大学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学生集体罢课“蒸发”(清华百年演义)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