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永安市退休干部朱普生收藏1000余支笛子,家里犹如笛子王国

永安市退休干部朱普生收藏1000余支笛子,家里犹如笛子王国

朱普生整理制作好的竹笛。

永安市退休干部朱普生收藏1000余支笛子,家里犹如笛子王国

朱普生在测试自己制作的口笛音色。

●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林 丹 文/图

走进永安市林业局退休干部朱普生的家,犹如走进了笛子王国,各种调式的曲笛、梆笛、低音大笛1000余支,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一根根普通竹子,经朱普生之手,变为笛箫,其笛声如一弯淙淙的溪流,婉转清脆,轻吟浅唱。这不仅源于朱普生对笛箫工艺的独到见解,更缘于他对笛箫吹奏的热爱,对笛箫制作工艺的执着追求。

自小结笛缘

朱普生出生于1953年,永安市小陶镇人。他从小就喜欢悠扬婉转的竹笛声。上小学时,他常常向音乐老师请教笛子的吹法。课余时间,他回家反复练习。为了练好基本功,每首曲子常要练十几遍、几十遍、上百遍,往往练得嘴角发酸,唇干舌燥。也许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很快,朱普生吹笛就上手了。

“一旦喜欢上笛子,这项爱好真是会粘住一辈子。”他深有感触地说。

1978年7月,朱普生从福建林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永安小陶林业站工作。多年后,他调往青水乡林业站、永安市林业局等单位工作。工作之余,他总爱舞箫弄笛,刻苦钻研,吹笛的技艺日渐精湛。

渐渐地,永安市各单位、社区举办各种演出活动,常常邀请朱普生参加。他逐渐形成了委婉细腻并富有较强表现力的个人演奏风格,在省内民乐演奏圈内颇有名气。

2001年10月,朱普生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福建地区考级执行委员会聘为三明地区民族器乐规范化指导教师。2005年6月,他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聘为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理事。2006年11月,朱普生获得了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桃李亦芬芳

不少家长慕名登门拜访,请朱普生指导孩子吹奏笛子、葫芦丝。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他从笛子、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功教起,再传授如何把握音准等技巧,使其曲子吹出饱满、明亮的音色,给人“行云流水”的感受,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吹奏水平。

在朱普生的悉心指导下,不少孩子如愿考上了理想的音乐院校,许多孩子高分通过了笛子、葫芦丝等级考试。他指导的学生朱君艺吹奏的《塞上铁骑》,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金紫荆花杯”青少年音乐舞蹈艺术赛中夺得大金奖。今年8月,他指导的学生林国文、张伟晔考到笛子十级优秀。每当听到孩子们的喜讯,朱普生感到非常欣慰,并引以为荣。10多年来,他已培养吹奏笛子的学生300余人。

2007年暑假,培训班里来了位高中女学员郑雨荷。郑雨荷悟性高,上课特别认真,苦练吹笛。朱普生发现,郑雨荷穿着朴素,非常节俭,经过多番了解,他得知郑雨荷家境十分贫寒。次月起,朱普生免除了郑雨荷的学笛费用,义务教郑雨荷吹笛。2009年夏天,郑雨荷考取了福建音乐学院(现并入闽江学院),攻读笛子专业。毕业后,郑雨荷在福州市歌舞剧院民乐团工作,担任民乐团笛子演奏员。每年春节,郑雨荷都会到朱普生的家中拜年,向老师汇报工作取得的新成绩,表达感激之情。

笛箫乐制作

永安市地处山区,是竹子之乡,满山遍野长满各种竹子。2004年冬,朱普生望着层层叠叠的竹海,突然萌生了自己制作竹笛的念头。

浙江余杭区中泰乡铜岭桥村是中国竹笛之乡,中泰苦竹用于笛、箫、胡、笙生产,成为全国笛箫的主要生产基地。每年,朱普生都到中泰乡铜岭桥村竹笛厂购买笛子。一来二去,与一家竹笛厂的老板成了朋友。为了学习制笛技艺,朱普生到竹笛厂做起学徒。学成归来后,他开始了制笛之路。

制笛首先要上山选竹材。“做笛箫的竹需要选5年以上的小径竹才行,太嫩的竹子做出的笛箫声音不够厚实。”朱普生说。

每年冬至,朱普生进竹山挑选口径较圆、节距适中、竹身匀整的老竹为竹笛的原料。选中的竹子搬到通风处晾干,等到次年才能加工。

烘烤竹是关键的技术活,竹子需烘透,但不能烘焦,否则竹质变脆,破坏美观,会直接影响笛子的音色。烘烤时,竹十分烫手,稍有不慎,容易烫伤。烤竹过程中,朱普生不知遭受了多少皮肉之苦。

削皮、截段、打孔、磨光……历经十几道工序,一支支笛子在他的手下“诞生”。定音是制作竹笛的关键环节,朱普生总是一遍遍地吹笛校正音准,直到满意为止。

在他家中,笔者看到了几支长达1.4米至1.5米的倍低音笛。朱普生告诉记者,大笛声音低沉,与其它笛子比起来更难吹。

朱普生不仅能制作大笛,还能制作长度6厘米的口笛,可以模仿鸟叫声。目前,朱普生制作的笛子已销往福州、上海、厦门等地。

今年8月2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郭天生来到永安,担任笛子等级考试考官。对朱普生制作的笛子大加赞赏,并当场买下3支笛子带到北京。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