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龙湾建成首家水禽旱养基地 水鸭上岸成旱鸭

龙湾建成首家水禽旱养基地 水鸭上岸成旱鸭

“旱鸭子”在运动场,咫尺之隔就是果蔬园。陈出摄

温州网讯 传统养鸭方式对环境污染有多大?动辄上万羽的养殖规模,每年排泄物达500吨。如果这些排泄物被直排入河,仅有50%能够能被河水净化。为解决畜禽养殖对河水的污染,近日,在龙湾永兴五溪村水禽旱养标准化基地,7000多羽鸭子被“赶”上岸,开始适应“旱鸭子”的生活,而它们的排泄物,也将得到生态化处理,变“废”为宝。

龙湾区自然水系发达,水禽沿河养殖历史已久。据统计,该区蛋鸭存栏常年稳定在9万羽左右,每年能产生近4500吨排泄物,而且水禽养殖都是在一段河道进行圈养,养殖规模远远超过河道自净能力,排泄物对水体造成污染。

在水禽旱养标准化基地,记者看到生产区设置栏舍、运动场和人工小水池三个部分,其中最核心的区域就是运动场和栏舍。走进栏舍,这里离地面1米多高的位置,用金属搭设的支架上铺着塑料材质的网架,一大群鸭子紧紧簇拥踩在网上。“鸭粪通过网眼缝隙落到地面,栏舍始终干干净净。”基地负责人施明清告诉记者,由于栏舍四面都安装了通风窗,里面几乎没有难闻的味道,而环境的改善,将使鸭子在生长过程中患病几率大大降低,成活率和产蛋率将有所提高。

把鸭子从自然的河道赶上岸,但其嬉水的天性在人工环境下得到最大限度保留。在栏舍外,鸭子的“游泳池”暂时还没竣工,不过这里很快将成鸭子们的乐园。施明清说,在自然河道里饲养对环境影响很大,而旱养后曾经对河水产生污染的粪便,将作为有机肥料利用,而且人工成本也减少了一半。在基地外围,他还租种了25亩农田,养殖基地的污水经过沉淀及植被过滤后,被用作蔬菜和瓜果的灌溉用水,沉淀下来的排泄物会集中到化粪池,成为果蔬最天然的肥料。

据了解,今年龙湾区对全区蛋鸭养殖进行调研,发现传统水禽养殖存在设施简陋、无防疫设施、污染环境等问题,而“水禽旱养”养殖模式,将有望解决传统养殖方式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高蛋鸭的产蛋率和成活率等。(陈蜜 陈出)

本文转自:温州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