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银幕上的蒙古人

银幕上的蒙古人

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民族类包括蒙古族题材的电影以及蒙古族影视人才的发展是电影业的一枝奇葩,其独特的影像表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些精品佳作在世界影坛上也享有盛誉。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涌现了一大批反映草原人民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存在,讴歌蒙古民族的精神与风貌的优秀电影作品。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以对本民族的炽热激情和独到理解,把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的深入挖掘与对草原的视觉描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众多影片具有了史诗般的恢弘气势、震撼人心的雄伟乐章、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为了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画面,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我们特别邀请民族电影史学家、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郭培筠女士讲述银幕上的蒙古族和草原上的电影。

新中国的民族电影或者说蒙古族电影是从何时开始的?

第一部草原电影是1940年由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表现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的《塞上风云》,这也是解放前我国仅有的三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之一。1949年,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片名的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内蒙人民的胜利》正式发行,并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编剧奖。此后几年里,内蒙古电影工作者参与完成了《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等影片。1959年摄制的《草原晨曲》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第一部故事片。该片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获得1994年首届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纪念奖。1962年由作家云照光编剧的影片《鄂尔多斯风暴》拍摄完成。

银幕上的蒙古人

《内蒙人民的胜利》剧照。

银幕上的蒙古人

《草原上的人们》剧照。

银幕上的蒙古人

《草原晨曲》剧照。

文化大革命以后,民族电影事业的复苏情况是怎样的?

“文革”后,草原主题电影进入了蓬勃发展期。这期间的草原主题电影有《祖国啊,母亲》、《蒙根花》、《重归锡尼河》、《绿野晨星》、《驼峰上的爱》、《醒来吧,妈妈》、《玉碎宫倾》、《森吉德玛》、《古墓惊魂》、《黄色别墅》、《雪狼》、《猎场扎撒》等影片。特别是詹相持导演的《成吉思汗》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蒙古族历史人物的影片。

银幕上的蒙古人

德力格尔主演电影《成吉思汗》。

改革开放后,民族电影事业是否进入快行道?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变化。草原主题电影在娱乐化方面也迈开了探索的步伐。《骑士的荣誉》、《北方囚徒》、《荒漠中的狮子》、《婚礼上的刺客》等影片,更加注重个人英雄形象的塑造。从1990年起,草原主题电影进入了繁荣期。其中蒙古族导演塞夫、麦丽丝最具代表性。他们共执导了4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影片荣获国内外大奖共40余项,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参赛参展。特别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仅获得一系列国内奖项,还在海外十几个国家发行,是中国最早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奖的影片。

草原主题电影进入繁荣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题材多样化。有《嘎达梅林》、《红色满洲里》;反映当代草原人民的现实境遇与心灵世界的《黑骏马》、《珠拉的故事》、《飞跃人生》、《小城牧歌》;感人事迹的《金色草原》、《白骆驼》、《义重情深》等。

银幕上的蒙古人

《悲情布鲁克》海报。

蒙古族电影题材有什么样的变化?蒙古族电影队伍有怎样的作为?

2002年塞夫、麦丽丝执导的《天上草原》是其电影创作由再现蒙古族的历史传奇转入到对现实做出理性思考的重要转折。自此,蒙古族电影主题逐步转向蒙古族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都市文明冲突中的坚持与无奈。“对生存环境恶化的焦虑”主题集中体现在《绿色的梦》、《风中的胡杨》、《索米亚的抉择》、《成吉思汗的水站》《赛音玛吉克的儿子》等影片中。尤其宁才导演的《季风中的马》让世界看到了当代蒙古人生活的真实样态。本片获得了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

近年来,由于蒙古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带给草原人深重的危机感,也引发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因而,草原主题电影夹杂着文化、资本、政治和宗教的背景也席卷而来,有《绿草地》、《蓝色骑士》、《图雅的婚事》《蔚蓝色的杭盖》《、额吉》、《锡林郭勒·汶川》、《圣地额济纳》、《天边》、《长调》、《雕花的马鞍》、《斯琴杭茹》等。《长调》获得了第三届德国科隆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银幕上的蒙古人

《天上草原》海报。

银幕上的蒙古人

《额吉》海报。

还有哪些可以载入史册的蒙古族题材电影电视作品和影视人物?

据不完全统计,仅内蒙古电视台就有永久性版权的电视剧120部,内蒙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视剧45部,其中有《成吉思汗》、《阿拉善亲王》《、遥远的驿站》《迎亲马队》、《耶达山的雪》、《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作品。

通过几十年的创作实践,蒙古族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影视创作队伍。如众所周知的著名导演有广布道尔基(长春电影制片厂)、塞夫麦丽丝夫妇、海涛、东涛、卓格赫、郁晓鹰、宁才、哈斯朝鲁、乌兰塔娜、乌尔善、宝音达来等;编剧玛拉沁夫、阿·敖德斯尔斯琴高娃夫妇、云照光、萨仁托雅等;演员杨静(德勒格日玛,北京电影制片厂)、恩和森、斯琴高娃、萨仁高娃、巴森、娜仁花、艾丽娅、萨日娜、涂门、哈斯高娃、巴音、诺明花日、契那日图等;摄影师伊·呼和乌拉、格日图、那日苏、穆德远;影视音乐人通福(达斡尔族)、三宝、莫尔吉胡、查干、和平;著名化妆师超英;美术师莫·那音太等为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银幕上的蒙古人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左)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丕民为内蒙古电影集团成立揭牌。

银幕上的蒙古人

2012年内蒙古民族电影代表团出席戛纳电影节。

电影电视始终是令人兴奋的词汇,擅长文艺的蒙古民族更是在银幕上展示了他们的天赋。民族文化也通过这样的声光电载体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传播和弘扬。我们相信,在当今盛世之下,文化艺术包括各民族的灿烂文明将依托强大的影视平台展现耀眼的星光。

(本组图片由巴义尔、内蒙古电影集团提供)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