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梁永刚 | 文

在豫中平原的乡间,农人们把赊账买卖方式俗称为“打账”,询问一些游乡小贩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管不管打账?”,意思是说眼下手头紧巴不能付现钱,能不能先赊账,等手头宽绰的时候再付钱。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在童年的记忆中,赊账买卖涉及到的物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动物有猪娃儿、鸡娃儿等,用具有箩头、簸箩、簸箕等,食品有小磨香油、蒸馍等。如今想来,在林林总总的赊账买卖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也最有趣的当属赊鸡娃儿了。

老家地处豫中平原,每年开春的时候,便有人骑着自行车载着几竹筐刚孵出的鸡娃儿,在村上拉着悠扬的长腔大声吆喝“赊鸡娃儿喽——赊鸡娃儿”。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所谓“赊鸡娃儿”,就是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鸡娃儿,春天赊鸡娃儿的商贩将鸡娃儿赊给村人,等秋后鸡娃儿长大生蛋见到回头钱时,商贩再拿着账本上门收钱。

印象中,这些走村串户赊鸡娃儿的商贩大都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带着一顶草帽,草帽下是一张风刮日晒的黝黑脸庞。商贩们骑着一辆破旧不堪的二八式自行车,后座上交叉绑着几根木棍子,木棍上吊着两个用细竹篾编的、用来装鸡娃儿的大竹筐。

每到一个村子,商贩先寻找一处向阳背风、宽敞平整的空地停下来,支起自行车,卸下竹筐,揭掉蒙在竹筐上的盖子,让颠簸一路的鸡娃儿透透气。

很快,商贩在空地上铺上一层布,用一顶草席在布上围成圈,将竹筐里叽叽乱叫的鸡娃儿,一捧一捧地捧到圈子里,撒上一些煮熟的小米。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可能是饿极了,鹅黄色绒绒球似的鸡娃儿挨挤着争相啄食,发出“叽叽叽”细小嘈杂的叫声。

不多时,鸡娃儿们吃饱了喝足了,商贩手里的一袋烟也吸完了。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开始不停地吆喝“赊鸡娃儿喽——赊鸡娃儿”。

听到熟悉的吆喝声,最先围拢过来的是我们这些爱凑热闹的孩子们,像一群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模仿着商贩吆喝的腔调大声喊着“赊鸡娃儿喽——赊鸡娃儿”,一声接一声此起彼伏。

很快,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从家里走出来了;手脚麻利的婶子大娘们放下手里的活计,顺手抄起竹篮、草筛子、簸箕等器具,在里面随便垫上一点棉花套子或麦秸后着急慌忙地赶过来了。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她们把赊鸡娃儿的商贩团团围在中间,问清楚鸡娃儿的价格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鸡娃儿的好坏,眼睛瞪大精心挑选着那些身量大、精神头足、抢食猛、成活率高的鸡娃儿。

毛绒绒的鸡娃儿张着黄黄的小嘴,很是可爱,我们这些挤在大人中间看热闹的小孩子,总是忍不住伸手去摸,时常惹得大人们不住地嗔怪。

品质好的鸡娃儿被挑出后,大娘大婶们并不急着放进器具里,接下来还要分辨鸡娃儿的公母。

毕竟,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困难的年代,下蛋的母鸡是庄户人家的“小银行”,攒一篮鸡蛋到集市上卖成钱可以买针线、煤油、火柴、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自然而然母鸡娃儿被视作“宝贝疙瘩”。

不过,分辨鸡娃儿公母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个技术活儿。有经验的大娘大婶们把鸡娃儿轻轻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它的爪子、屁股和鸡冠子,十有八九就能认准公母;没有经验的大姑娘小媳妇让商贩帮忙挑选,并开玩笑说如果公鸡娃儿多了将来少给钱。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等鸡娃儿选好之后,商贩从包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本子,逐个记下赊鸡娃儿人的姓名、鸡娃儿的数量和钱数,说好秋后收钱。

记忆中,新赊的鸡娃儿一般都出壳没几天,身体很虚弱,母亲饲养鸡娃儿,像养孩子一样精心。

白天,怕热着、饿着,在养鸡娃儿的栅栏里遮挡出阴凉并定时喂水、喂煮熟的小米,有时还把白菜叶切碎拌在里面;夜里,怕小鸡跳出来跌伤或被猫狗吃了,将鸡娃儿收在竹篮里,用布罩起来挂在屋梁上。

等鸡娃儿长出翅膀、有了自我保护意识,能听懂呼唤声后,母亲才把它们撒在院子里。为了避免与邻居家的鸡娃儿弄混,母亲还把鸡娃儿的头顶或翅膀上染上红墨水或在其腿上绑一根红线,可谓是煞费苦心。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秋收过后,赊鸡娃儿的商贩骑着自行车又进村了,车把上挂的破旧布兜很显眼。很快,便有热心人领着他挨家挨户找赊过鸡娃儿的人家收钱。

不管到了谁家,主人都是搬凳子倒茶水,对商贩热情有加,彼此寒暄一番后,主人按照账本上的记录把欠下的鸡娃儿钱如数付给商贩,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记得有一次,我问母亲,要是有人装赖,不给或者少给人家鸡娃儿钱咋办?母亲狠狠瞪了我一眼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赊鸡娃儿的人挣俩钱怪作难的,谁要是坏良心干那缺德事,村上老少爷们的唾沫星子也能把他淹死。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匆匆而过,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人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购物买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也不用因囊中羞涩而采取赊账买卖的方式了。

那些年我们赊过的鸡娃儿  | 豫记

一日,我回乡下老家,顺便拐到村口一家超市买盒烟,临出门意外发现在显眼位置贴了一张粉色的打印纸,上面写的一首顺口溜让我读后不禁哑然失笑:

百业经营利为先,分分厘厘皆血汗。告诫消费诸君子,若要赊账莫开言。

如果诸人来赊账,本小利薄周转难。众人添柴火焰高,我助众人如担山。

赊账如同三结义,要账如同上梁山。一次要账红了脸,二次要账把脸翻。

朋友之情全忘记,多年好友成冰炭。你推我是互指责,就是不想把钱还。

欠账还钱古来理,为人着想莫添烦。日常生活要节俭,最好不要来赊欠。

每每回想起“赊鸡娃儿”这种独特的买卖方式,那种充满诚心善心的淳朴民风总是让我温暖如春。

如今,乡间养鸡的农户极少,赊鸡娃儿这种古老行当已经渐行渐远,成为见证乡亲们诚信风尚的美好记忆。

作者简介:梁永刚,男,1977年生,汉族,河南平顶山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政协秘书长。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