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对话厉新建:全域旅游是什么?

2016年1月1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必须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再也不能仅仅盯在一些具象的景区景点上,而要把旅游的视野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全域。

厉新建教授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观点,为我们如何理解全域发展的概念、发展逻辑等,提供了新思路。

01全域旅游是什么?

厉新建认为,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我们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团队游时代的旅游体验,其质量可以通过节点的管控来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时代由于游客行动空间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保障难度。散客化发展潮流所推动的全域化旅游发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及时调整与创新。

全域旅游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同理心来发展,以幸福感为准绳,以共享、同生为依归,以智慧化为手段,以规划创新为保障。

“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开花,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02如何做好全域旅游?

首先从理念上入手。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是不是真的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其次,用同理心来发展。我需要服务游客也需要服务旅游业者,每一个做服务的人,他本身也是一个旅游者,也是一个目的地的居民。

然后,要以幸福感为准绳。旅游的市场化改革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市场化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效率的提升和资源配置的改善,促进社会本身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幸福。

第四,以共享、共生为依归。这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的共享共生问题,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的共享共生问题等很多方面。

第五,要以智慧化为手段,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包括通过政府打造公益平台,通过企业打造市场化平台,如共享经济,就是用企业的方式来打造一个平台,推动资源进行更好地配置。

第六,要以规划创新为保障。要真正重视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把旅游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来对待,甚至包括在落实中央的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充分重视旅游所能起到的发动机作用。

03全域旅游的创新怎么做?

第一,管理的创新,全域旅游和以前的旅游发展理念都不一样,如果在管理体制上不做调整,是很难的。

第二,共享的创新,旅游企业的共享如何落地?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江西一些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的做法,它把民居的建设和度假村、酒店的建设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第三,工作方式的创新,随着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相信很多地方都会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方式的创新很重要。

第四,社会认知的创新,现在都在讲旅游产业很重要,那么是不是真正把它放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了。认识不到位的话,下面所有的工作措施,恐怕都没法到位。

04全域旅游发展或将使景区地位边缘化厉新建说:“全域旅游发展可能会使景区在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原来景区是旅游目的地发展当中的核心,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当中,它可能会逐渐地被边缘化。如果想在被边缘化的进程中重新成为核心,旅游景区需要去转型,从卖景观转向卖空间、环境、流量效应,从做平台的角度、做枢纽的角度、做环境的角度、做创意的角度,重新去认识全域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旅游景区的问题。”05全域旅游落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全域旅游的理念要落地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旅游部门当中,要充分地利用全域旅游本身改革的意义,影响到更多的人,需要在旅游工作部际协调会议的层次上专门讲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更高层面的推动和认识。此外,面对针对全域旅游质疑,应积极回应,梳理逻辑,提炼通俗易懂的说法,推动全域旅游的展开,科学地拉近全域旅游的战略实施框架,有效地去梳理全域旅游城市,注重跨域的资源配置的问题。06全域旅游发展最基本的底线厉新建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最低底线:“不出现欺客宰客,不怕暗访、偷拍,真实的展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常态,而不是舞台化的表演。”厉新建: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