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上世纪90年代,张宝琳在加拿大多伦多办展表演。一位老人来到张宝琳展位前,惊喜地问:“这是不是老北京的面人?你这东西卖不卖?我想都要了。”

张宝琳心里高兴,却为难:“不行,我这接下来还有好几站,都卖了,摆什么?”

“我真心喜欢,都想要。”

“您买几个得了,要这么多干什么?”

原来,这位老人是移民加拿大的第二代,小时候在北京长大,移居后子子孙孙都在外国生外国长,不说中国话,不懂中国文化。

老人说:“这每一个面人背后,都有一个中国历史故事,我买回去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个东西,我就可以讲故事了,不然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我拿这个小人和大缸给他看,他就知道司马光砸缸;我拿那个小人和梨子给他看,他就知道孔融让梨了。”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张宝琳老师

1

海外华人寻根,民间艺术帮忙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读者们是否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面的林老爷子是第一代华人移民,他英文不好,自称是满腹诗书的“文盲”。但移民二代、三代他们经过美国的良好教育,已经融入了美国社会,接收的是西方文化教育。

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亚裔美国人已经达到1890万,华裔美国人口超过400万,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

中英文交流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使祖孙间产生了代沟。在第一代移民身上,中华文明如烙印般在他们恪守的习惯、道德和情感底线上时时显现;但第二代、三代却缺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有人把这些华裔移民的子女称为“失落的一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已经有了隔阂。老人们痛心,去家千里,身为异客,却不想数典忘祖,遗失传统,于是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寻根。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或许你可以给儿孙们念诵中国古典诗词: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但嘴里说着ABC的孩子如何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或许你可以给儿孙们展示中国古典国画:

八大山人的《仿倪瓒山水》。但你如何让儿孙们理解寥寥几笔背后朱耷“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的悲郁。

实,中国传统文化

不止诗词歌赋,不止国画书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单单只有这些高雅艺术:民间手艺也浓缩着中国历史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就对民间艺术给予极大的承认和保护。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张宝琳作品

2

一双巧手 百态人物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张宝琳老师

文章开篇提到的张宝琳,是一位面人大师,也是“北京市民间工艺一级大师”。“一印、二捏、三镶、四滚”,不用一小时功夫,他就能用一双巧手做出个栩栩如生、神态鲜活的面人。

面人,亦称面塑,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

看看张宝琳工作室里展出的作品:竹林七贤、百态观音、伎乐天女、老子左丘明、一百单八将、金陵十二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造型准确,形象传神。而一尊青翠欲滴的《千手千眼佛》更因质地逼近翡翠,荣获1999年度“世界华人艺术大赛”的“国际荣誉金奖”。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仿翡翠千手千眼佛

张宝琳的手艺要说是从小玩出来的毫不夸张,如今他能成为这个行业中的凤毛麟角者,开始凭的是兴趣,后来凭的是钻研。

张宝琳1954年生在北京,祖上一直在中国北京城生活,从清朝开始,张宝琳的祖辈就在北京的庙会上从事“棚铺”生意,为那些在庙会上的小生意人搭棚架席遮风挡雨。那时老北京的民间艺术种类十分庞杂,而从小在这些民间艺人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张宝琳却渐渐对面塑情有独钟。

当年北京最有名的就是“面人郎”,有时张宝琳的父亲会请他到家里来捏几个面人送朋友,张宝琳就踮脚探头在边上看。面人郎看张宝琳喜欢这个,每次都会揪一疙瘩面给张宝琳,让他自己捏着玩。边看边学,时间长了张宝琳对面塑技术慢慢开窍。

后来,还在上学阶段的张宝琳经历了文革时期,搁置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张宝琳为了积累素材,就看一些中国历代的服饰的书,翻阅历史故事小人书,还临摹印刷在烟盒上面的“洋画”,上面有三国、水浒、西游记、西厢记等等的题材。张宝琳最初的学习就是靠这些开始的。

那时,张宝琳并没有要把面塑当成一个事业,只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不忍心放弃。白天,他照常上班做工,晚上一有休息时间,就拿出面团来搞创作。

他开始研究给面人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用什么道具。渐渐的,不同年代、行业、身份、装扮、性情的人物特点,他都能记在脑子里。“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不然人家说要捏什么,你都不知道,就漏了怯”。

除此之外,他还自学了人体结构学、解剖学、色彩学、透视学和中国国画素描基础知识、中国国画用色方法等来帮助制作。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他捏的面人,让老外惊呆!

张宝琳作品

3

热心民间外交 讲好中国故事

“其实我在做的就是民间外交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张宝琳终于可以专门从事面人工作了。由于做工精良,他的作品开始广为人知,并尤其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张宝琳也逐渐懂得了自己这门手艺的价值。

1986年,张宝琳首次随国家文化团出访美国,办展览介绍中国文化。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甚至还停留在“留辫子”的阶段。

“现场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捏一个卖一个,到后来累得都闭着眼捏,捏着捏着就睡着了。”由于访问团太受欢迎,原定4个月的展出硬是拖成了8个月。

当时给张宝琳做宣传讲解的志愿者是一个美国老太太。一天她问张宝琳,“可不可以捏一个给我收藏?我想要一个中国医生的老祖宗。”

原来,老太太一家人都在美国做医生。她在其他展位轮流服务时,看到了装满中药材的大药柜,在接触中医文化后她才知道,原来中国医学这么发达!

“我们根本想象不到,也没想过。西医没有发现和承认的东西,中国却有。西医发现承认的东西,中国却能早这么多年。”

于是张宝琳给她捏了个李时珍。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

后来在东德罗斯托克,张宝琳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一个德国人买完张宝琳的面塑后,并不知道他买的是什么。

于是,这位求甚解的德国人找来了一个留学生当翻译,问张宝琳做的是什么人物,有没有什么历史背景。

张宝琳告诉他,这是华佗。德国人一听很高兴,说他就是德国的医生。于是张宝琳在德国的那半年里,这个德国人每个周末都带着自己的同事来找张宝琳,点名要他捏医生。

张宝琳乐了,说:“那中国古代十大名医都给你来一个。”

从80年代出国至今,张宝琳感触最深的,是外国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对中国文化了解和喜爱程度的加深。

有次在温哥华的一所大学做展出时,总有一个外国人过来看张宝琳捏面人,“我来看你好多次了,做一个卖一个,但怎么就没有我想要的那个人物?”这个外国人中文说的不错。

“你想要什么?”张宝琳问。

“我想要一个屈原。”

“那好办呀,你去转悠转悠,一个小时后回来。”

“不用,我就在这等着,亲眼看这是不是我想要的屈原。”

原来,他是这所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喜欢中国文化,专攻中国历史。捏完后,外国人十分高兴:“这就是我心目中想象的那个屈原”。

30年间,张宝琳走了近30个国家,涵盖美洲、中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其中美国6次、德国4次、法国3次、西班牙2次、意大利2次,最近几年常去东南亚。张宝琳的徒弟也散落在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美国、台湾、香港。

现在张宝琳也给中央美院的学生讲课。“他们学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本民族的东西怎么体现特色呢?”承认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加深了解,并能揉进他们所学的知识里去,才能从中国传统艺术中衍生出更好的设计——而这正是张宝琳所盼望的。

文字:孙小婷

图片:康薇薇

本期编辑:孙小婷 康薇薇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