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一飞户外故事」第八章第三回|文字作村名来历多 老屋有鸽栖生机足

话说上回说到一飞所到的“古德范”村的名字已是新奇了,后来一飞又来到一处名为“南文字”的地方,南文字是一个村?据说村里还有古建筑,屋脊上有龙雕,难道这里出过什么大人物?我们接着听一飞户外故事。

「一飞户外故事」第八章第三回|文字作村名来历多 老屋有鸽栖生机足

告别古德范,来到南文字村。

文字村分南北,南文字村有古建筑。

公路旁,健身场,东边就有一处老屋,蒙龙拿出相机就照了起来。

有一村姑路过,“你们看老屋吗?村里头张家房里还住着人呢?那里更有看头。”

带我们前往,老屋里有一对老夫妇,正在吃午饭。听有客来,赶忙热情迎出门外,院子里有几株花,东西两房盛杂物,北房高大气派,屋脊上有龙雕。蒙龙说:“龙雕是有讲究的,不是一般人家可用。”

“祖上了不起。”问。

“祖上是进士。”答。

“敢问府上可姓张?”问。

“是,姓张。”答。

这下就明白了。南文字村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人物叫张道一。看过《康熙大帝》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康熙朝有三大名臣,索额图、明珠、陈廷敬。据说,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张道一是陈廷敬的老师,那么张道一是否就是康熙大帝的老师的老师,不得而知。

怪不得,这文字村有这么大片的祖屋。当然,历经沧桑,老屋仅余7间,张家老人讲,现在无力维修,不知什么时候就塌了。

如果能够引起重视,加以维修的话,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岂不是功在当今利于后代吗?

「一飞户外故事」第八章第三回|文字作村名来历多 老屋有鸽栖生机足

有个细节不得不说,老屋顶上有个阁楼,一群鸽子飞进飞出。问老人:“你们自己养的?”“哎呀,不是啊。不知道多少年了,就有这群鸽子,我嫁过来时就有,是不是啊,老头子你说?”老太太今年82岁,说起来还铿锵有力,“它们自己养自己,只是夏天时,我在院子里准备一点水,给它们喝就行。”

这群鸽子有幸,有这么一座老屋栖息。

人是一代一代,“老茅屋上睡,一辈传一辈”,传承的物质载体,是不是就这些老屋?

那鸽子呢,传承了多少年?

睹屋思人,人物同理。

想起林徽因以古建筑比拟的诗: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人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

「一飞户外故事」第八章第三回|文字作村名来历多 老屋有鸽栖生机足

文字村里转来转去,却没有看到有关文字村来历的说明。

天宝大哥说:“如果在村头立碑,说明一下村史村名岂不更好?”

是啊,我们虽才疏学浅,但用文字作村名的实属少见。

据了解,这个村名来自两条河,即汶河和淄河,摩云九十九顶因系砂石土质,山上涵养水分流向西南进汶河(汶水),流向东南进淄河(淄水),此地为汶、淄两河分界线,所以命名“汶淄线”,随着时间演变,是否就变成了现村名“文字村”。

这个解释应该有道理,以河命名者大有历史,比如以淄河为例,便有临淄之名;以沂河为例,便有沂源、沂南、沂水、临沂之名;另外像山西的临汾,甚至河南、河北,皆以河成名。

当然,至于有人误解过去这里或许不讲卫生,蚊虫出没,当地称之为“蚊子村”之类,应是谬传大矣。

离开文字村,东去不远便是常庄村,过去属于莱芜市常庄乡政府所在地,现已合并到莱芜市苗山镇,此村因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莱芜战役中共华野指挥部所在地而闻名,村里有纪念馆,如果有意者可免费参观。由此看,此处战略位置重要,古有长勺之战,现有莱芜战役,“九十九顶摩云山”可谓见多识广,知古知今。

由此意义看,此行不虚。

为犒劳一下盛夏爬山,在光宇酒店喝啤酒祝贺,捱到15:00多,启程返回,车上高速,仅一个半小时便回到淄博张店。

北古德范边的那个水库,那汪水,夏日里如玉一般,当地老乡讲,“这里有很多人钓鱼休闲,淄博人居多。”

莫非,这里是淄博的后花园,正如饭店女老板讲,“觉得莱芜炒鸡好,那就多来吧。”

摩云山、古德范、文字村,有机会还会来的。

也许,世上有一种美,就叫回甘,叫念念不忘。

【关于 一飞】

「一飞户外故事」第八章第三回|文字作村名来历多 老屋有鸽栖生机足

一飞,山东淄博人。

资深职业媒体人,户外运动爱好者,古村镇复兴研究者,山东省旅游监督员。

公众号ID:aih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