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自传:《我这一辈子》——接先人

-----长篇传记文学

作者:张志刚

第一章:童年记事

第八节:接先人

我的童年,开心的时候,莫过于一年一度的春节了,至今想来,还会有一丝丝的温馨的感觉......

一到每年的腊月三十日晚上,我和二孟便跟着我的父亲、母亲从新院到老院去接纸,到了老院我就等大伯、大姨的到来,一会儿,大伯、大姨也到了,我们就在祖父、祖母的带领下,一起跪下来向存放在老院的太祖父、太祖母的牌位烧个香,然后再磕个头,祖父说:“过年了,我们去门口把你们的太祖父、祖母接回家,让他们也一起在家过年吧!”

只见他将祖先的牌位从桌子上取了下来,然后,放在了香盘中,再放上三根香和一叠子的黄表纸,接着又放上一支蜡烛,就端着香盘往门口外面走去,每当这个时候,五叔就去从隔房中取出他从金山镇上买的一串子小鞭炮,我们称之为“串子连”,然后,他再拿上几个大鞭炮,就跟着我们一起到了门前的麦场上,我们都在祖父、祖母的带领下跪了下来。然后,祖父先放下了香盘子,将蜡烛点燃后倒过来,让腊油滴上少许,把蜡烛粘在地上,再从香盘子中取几根香,插在地上,接着又取几张黄色的表纸,伸入蜡烛的火焰部位点燃后将表纸用手向上一扬再松开,只见那表纸燃烧着缓缓而落,到地时已化为灰烬。

祖父双手合十,做了个揖,恭恭敬敬的连磕了三个头,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年了,在家里总比外面暖和,我和您的儿媳世莲准备好了您最喜欢吃的年糕,您回来吃吧,别让它凉了,您们都回来吧......” 就这样,太祖父、太祖母被接到回了家。

第二天天一亮,我便会从炕上爬起来,穿好了衣服然后,就去老院给我的祖父、祖母拜年。拜年之后,祖父、祖母都会给我两元的压岁钱,那时候,两块钱已经不可以买二十包瓜子,几十个糖了。当时,我甭提心里有多高兴。

初二、初三这两天,我便跟着四叔、五叔到了村子里所有的人家去拜年。 记得在要去拜年的时候,叔叔们手里端着一个木盘子,盘子里面点燃后三根的香,香头朝前,青烟缭绕 。再往木盘子里放上一盒子火柴梗,几叠的黄表纸,我们就开始出发了,到各家各户去烧香了,相传,我们村是一个祖先的后代,为老弟兄三人分家而来。老大留在张家庙,老二,老三都在阳屲村,老二的后裔有四兄弟,大方小虎家为大房,二方卫成家,三方军红家,四方我家,老三后裔有志明家,克俭家,荣栋,国栋,金录家等。

记忆里,我们村总共只有二十余户的人,还有一半在外面谋生,所以,经常关门锁窗的。 在烧香的时候,我在等大人们在别人家祖宗前磕完头后向他们送祝福之际,就赶紧跪下来给长辈们磕头说:”大爷、大婆,我给您拜年了,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他们或给我一些糖果或给一元、两元的压岁钱,富裕一点的人家还会多给一点。 这个过年烧香的乡随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如果,我在春节的时候回家,我还会去村里烧香的。

想起来虽然有点的封建的意识,甚至有点古怪,但它给北方的农村,尤其是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农村的过年确实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作者简介

张志刚,甘谷县金山镇人,甘谷县作家协会会员,理事;甘谷在线文学副主编,驻金山镇通讯员,甘谷生活网文学顾问,甘谷人网文学副主编,自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本科学历。曾先后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蒙古自治区总队第三支队服役,退伍后,曾在富士康科技、侨云科技、伯恩光学等公司担任过保安队长、安全主任、安全工程师及行政主管等职务,并独立承办过企业日报和月刊。期间,创作了许多乡村气息浓郁、体现民俗文化的诗词、散文和记实文学,作品散见于《江门文艺》、《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都市报》、近两年以来,其回乡发展,在甘谷新闻网,天水广电网,天水圈子,天水城市在线,天水新闻网,天天天水网,甘肃文化产业网,甘肃书画网等报刊,网站发表过很多的作品,深受群众的喜欢。

自传:《我这一辈子》——接先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