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话说这鲁班庙又名公输子庙,是专门供奉工匠祖师鲁班的庙宇。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春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北京从前的鲁班馆胡同因为与鞭子巷四条相交而分成南北两段。在北段住家的四合院群落中,有一座供奉鲁班的庙宇,叫做鲁班庙。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现如今,谁要是想找鲁班胡同,就不用忙活了——连一点影您都见不到了。这条胡同早在1958年就拆得只剩下了半条胡同,倘若不是真有一把子年纪的人,已很难说出鲁班胡同的全貌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鲁班胡同位于天坛公园北面的金鱼池地区,胡同大致呈南北走向。胡同北口通珠市口东大街,是现在的珠市口东大街与祈年大街十字路口的西南角;胡同的南口至东晓市街西口。过去,鲁班胡同的北半部主要是民居四合院,南半部多是店铺、门脸,住户基本上是有各种手艺的匠人和商人。这些手艺人有木匠、泥瓦匠、油漆匠、铜匠、鞋匠、染匠等,商人有开硬木家具店的、开煤铺的、开染坊的等等,更多的是穷苦的打工者。胡同的北半部曾经有一座鲁班祠,混迹于民居之中。据见过鲁班祠的老人讲,鲁班祠坐西朝东,有正殿一座,两侧各有一座配殿。鲁班爷被供奉在正殿中央。祠前是三座山门,门前是一个大院,院子北墙处有一排平房,约有二十余间,东侧是院门,比胡同地面高出不少。这个院子便是鲁班馆。

鲁班胡同的鲁班庙历史悠久,相传是修建北京城的工匠们集资修建的。2003年,在鲁班胡同的建设拆迁过程中,曾挖出过一块石碑,两米多高,碑身、碑座保存完好,碑文比较清晰,碑上刻“重修仙师公输庙碑记”,记录了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初十至六月十八,历时四个多月间重修鲁班庙的情况,并于光绪六年八月设立此碑。由此可见,这里确曾是古代工匠们的神圣之地,他们供奉鲁班爷,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希望行业兴旺发达,他们甚至把家安在了这里。

在清代,鲁班胡同曾称铁香炉,民国时改叫鲁班馆。民国时期的鲁班馆已是木、瓦、石工等行业祭拜祖师爷、行业集会、行业管理的中心,但1949年以前,鲁班馆已破败不堪,各业凋零,就连鲁班祠的配殿也成了巡警阁子。解放后,这里曾称鲁班阁胡同,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在这里等活、接活。胡同里的店铺多是硬木家具店,或硬木家具厂,既做硬木家具,也修理、翻新旧硬木家具。1958年,为了北京市的通讯建设,鲁班胡同的北半段拆掉了,鲁班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北京市电话七局。不知是什么原因,当年拆迁时,鲁班祠的重修碑被就地掩埋了,使我们今天还能有幸看到这一文物古迹的实物存留。几年前,这块碑石曾被保存在明城墙遗址公园文管所的院内。

这鲁班馆胡同,就是因为这鲁班庙得的名。

因为鲁班庙是这么一个去处,自然的在这鲁班馆胡同里,就以鲁班师傅的徒子徒孙的营生为主业。最多的就是经营木器家具生意的店铺,有新做的,也有修旧的,鲁班馆胡同南段,几乎都是木工家具作坊。前店后场,前铺后家,在手工业盛行的前清民国,作坊就是工场。那时候,还没有新派的工厂一说专门做家具。因为木作店铺成行成市,所以渐渐地也就把这鲁班馆胡同南段以及相交的晓市大街一带给泛泛称呼成鲁班馆,省略了后缀的胡同二字。  

后来鲁班馆胡同改名为鲁班胡同。随着进一步的建设拆迁,昔日的鲁班胡同已彻底消逝。

鲁班经

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著的专书甚少。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部书的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当成化、弘治间,1465年~1505年》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论述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合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另外,插图较多,与文字部分互为补充,且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手法。天一阁本之后一百多年的万历本,更名《鲁班经匠家镜》。内容和编排有较大的改动,但缺前面二十一页篇幅。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的的明末(崇祯)本,首尾完整,可以看到本书全貌。之后的翻刻本,都是从万历本或崇祯本衍出。《鲁班经》的主要流布范围,大致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现存的《鲁班营造正式》和各种《鲁班 经》的版本,多为这一地区刊印。这一地区的明清民间本构建筑以及木 装修、家具,保存了许多与《鲁班经》的记载吻合或相近的实物,证明 它流传范围之广,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规范作用。另外明清时一些文人著书,书名冠以“鲁班”两个字。例如《鲁般营造正式》,现存宁波天一阁,为唯一残本,书名中为“鲁般”,还有《匠家镜鲁班经》、《新刻京板工师镂刻正式鲁班经匠家镜》、《鲁班经》等。后三书名是一本书,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明末万历版《鲁班经匠家镜》,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版本还有其后的崇祯版,原来保存在北京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不过南京图书馆的藏本最迟在2002年已经丢失。其它均为清代和民国的传本了。

鲁班的发明

木工工具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1)锯子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规矩,即圆规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3)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传为鲁班发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为鲁班之母亲发明。班母通常离地面约一吋。固定之后,将已染色线绳向地面弹动,工地以此为地平直线标准。又可以班母固定于高处,墨斗悬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将已染色线绳向壁面弹动,以此为立面直线标准。后石匠师父以斗线定采集下来的岩石形状,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长石等形状的石料。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1)云梯

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相关记载:《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战国策·公输盘为楚设机章》写到墨子往见公输般时说:“闻公为云梯”。《淮南子》曰:鲁班即公输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2)钩强

“钩强”也称“钩拒”、“钩巨”。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墨子·鲁问》:“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败楚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埶,亟败越人。”

农业机具

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石磨

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其他发明

(1)机封

《礼记·檀弓》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采纳。

(2)雕刻

《述异记》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3)伞

鲁班的妻子传说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说伞是她发明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雨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想出一个活动亭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乃造伞子。纸是汉代才出现的,最早的伞面不可能是纸的。

(4)打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

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也许人们对“尧天舜日”的渴求甚过一切吧,至今传诵舜井的人多,留心鲁班井的人少。

远水不解近渴。人类对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初期的水井很不讲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临渴掘井”的应急水坑。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现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筑井亭。

传说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当年鲁班看见乡亲们一头挑着瓦罐,一头挑着一团井绳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来时,他觉得乡亲们太辛苦了,于是千思万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轮,滑轮“转”成了辘轳,辘轳又“转”成了风车,风车又“转”成了水车,就这样转呀转呀,转过去了两千多个春秋。

(5)锁钥

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器型点评之颐和园罗锅枨素面方香几

木匠的祖师鲁班以及消失了的鲁班胡同与鲁班馆

裹腿罗锅枨方香几

材质:白酸枝

规格:41x41x85cm

原型:颐和园

参考:颐和园藏明清家具

上下俩面,攒边镶心,无穿带,素混面边抹下安牙条,裹腿做,细圆棍做成变体罗锅枨。罗锅枨与腿足交圈圆包圆,与几面下沿以攒框代替矮老,较之方材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那种,观赏的意趣甚多。

古典家具文化交流可加微信:shouzihao123

古典家具网公众号:cfhot0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