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成都小吃的传说

一、赖汤圆 :创始于1894年,创制人原是四川资阳东峰镇人,名叫赖元鑫。由于父病母亡,赖元鑫跟着堂兄来到成都一家饮食店当学徒,后来得罪了老板,被辞退。由于生活无着,赖元鑫才找堂兄借了几块大洋,担起担子卖起汤圆来。偌大个成都,卖汤圆的如此众多,要想站住脚根,非有过人之处不行。因此,他暗订了三条规矩:一是利看薄点;二是服务好点;三是质量高点。他起早贪黑,粉子麻得细,心子糖油重,卖完早堂,赶夜宵,苦心经营。直至30年代才在总府街口买了间铺面,坐店经营,取名赖汤圆。他的汤圆选料精、做工细、质优价廉、细腻柔和、皮薄馅丰、软糯香甜。有煮时不浑汤,吃时三不粘(不粘筷、不粘碗、不粘牙)的特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品种不断扩大。从开始的黑芝麻、洗沙心,逐渐增加了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十多个品种。各种馅心的汤圆又形状不同,有圆的、椭圆的、锥形的、枕头形的。上桌时,一碗四个,四种馅心,四种形状,小巧玲珑,称为鸡油四味汤圆。吃时配以白糖、芝麻酱蘸食,更是风味别具。一时顾客都慕名而来,于是赖汤圆集腋成裘,赚了一大笔钱。钱多了,名气也大了起来。特别是在成都的资阳同乡会里,这个一字不识的文盲,却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1939年,家乡要筹建一所中学,邀请赖元鑫回乡观光,赖深知不识字的苦处,为了报效桑梓,捐赠了150担(约合2.5万多公斤)谷子,作储彦中学的办学经费。直到1950年,赖元鑫对这所时有捐助。现今的三元寺中学,前身即是储彦中学。赖汤圆捐资办学一事,在四川资阳曾传为佳话。

如今赖汤圆已经经营了将近1个世纪,声名远扬,历久不衰,它不仅汤圆生意兴隆,它的汤圆心子也供不应求,年销售量达300万公斤。甚至卖到海外,受到外生活费游降外国人的青睐。1990年12月赖汤圆再次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二、钟水饺

说法一:钟水饺开业于1920年前后,创始人名不详,仅知后来的厨师名钟燮森,因开业之初店址在成都荔枝巷, 故称荔枝巷水饺。该店最为著名的品种是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两种。 钟水饺由手工制皮,馅心选料严格,制作精细。红油水饺调料中加入了自制的咸红酱油,食之微辣鲜香,咸中带甜,配以该店的椒盐酥锅魁,别有一番风味;清汤水饺味清鲜美,淡而不薄,入口细嫩化渣,为面食制品中的上品。钟水饺上世纪20年代即闻名成都,成为蓉城名食。

说法二:创始人钟少自,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莱,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三、担担面

因最早是由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其配料有红酱油、化猪油、麻油、芝麻酱、蒜泥、葱花、红油辣椒、花椒面、醋、芽莱、味精等十多种。特点是面细无汤,麻辣味鲜。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其中的鸡丝担担面很有意思。在清末的“消夜”(成都话,把“夜宵”作为动词)中的鸡丝担担面,它就是专门为搓麻将,搓到半夜三更搓饿了的太太小姐们提供能量补充的。鸡丝担担面是由小贩挑的担子做出来的,担子的两端分别置炖老母鸡汤和下面条的炉灶,被小贩挑着走街穿巷。冬夜里一盏油灯的火苗在炉灶的雾气里忽幽忽幽地闪着,门呀一声,一个妙龄丫鬟用托盘端着几只江西青花瓷碗从公馆的大门里走出来,小贩的生意来了。每一份面条量很少(大约只有一两),面条刚下到去生时,就被挑进碗,取其有韧力。碗里的作料仅放盐、胡椒、少许资中冬菜屑、小葱末、豌豆尖,然后再在旁边炖鸡汤的锅里舀一大瓢香气袭人的汤浇进面条里泡着,面条上面再放些撕得很细的鸡肉丝,这是典型的汤面,可能《梦梁录》记载的“鸡丝面”是其祖先。此小吃的外观是,白色的面条配上金黄色的鸡汤,外加碧绿的豌豆尖、小葱末。不用说,这是一道精致可口又营养的清淡小吃。

四、夫妻肺片

创始人郭朝华,夫妻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凉拌牛肉片,因调制得法,味道鲜美,被赞誉为“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夫妻肺片的成分里并没有肺,而是牛肉、牛舌、牛心和牛头皮,切成很薄的片杂荟在一起,人们称之为“荟片”。据说是好事的学生用硬纸板写个招牌接在车上,把“荟”宇写成了“肺”宇,因此“夫妻肺片”就慢慢出名了。它的特色是:肉料精选,香料精配,厚薄均匀,搅拌入味。肉料加工要达到牛肉粑、牛舌嫩、牛肚脆、头皮薄。配料要选上等的卤水、红油、香莱,加上芹菜、葱节等,现拌现吃,精香可口。

五、龙抄手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开一个抄手店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六、麻婆豆腐

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 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七、韩包子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世玉隆辞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八、洞子口凉粉

成都北郊的场镇洞子口,据史料记载,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因修杨思堰引岷江水灌溉农田,在堰水过沙河桥面的地方以石板砌一暗槽——“洞梁子”。后来此地逐渐发展成小场镇,约有百多户人家居住,并以“洞子口”命名该镇。说起洞子口,人们便会想起饮誉蓉城的名小吃——洞子口凉粉,它就像一张名片撒向各地,使洞子口增加了知名度和光彩。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洞子口凉粉就已小有名气。在一年一度的青羊宫花会上,“洞子口凉粉”在众多名小吃中就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而那时,洞子口街上就有“夏凉粉”、“陈 凉粉”和“赵凉粉”,据说“赵凉粉”才是洞子口凉粉的正宗。赵凉粉创始人系清末农民赵金山,他家住长久村,习惯穿一身大襟土布蓝衫,足踏草鞋,头上的辫子盘在脑后。他为人忠厚老实,肯动脑筋,在凉粉制作的工艺上不断改进,使得“赵凉粉”细嫩可口。买主吃了他的凉粉,若说个“好”字,他就特别高兴,佐料就放得特别多。凉粉生意本小利微,他每天挑着担子游动摆摊出售,并未专门开过铺子。为啥生意越做越兴旺?究其原因,他的做工考究,选料精益求精。例如,主料豌豆一定要浑圆结实,颗颗饱满,然后用石磨慢慢推细,纱布滤好再煮,冷却后呈天然黄色,质地绵软有弹性,带有粮食的鲜味。调料中的辣椒一定要用龙潭寺的“二荆条”,并要亲自加工;酱油用犀浦的上等窝油;花椒则用汉源好花椒等等。赵凉粉调制凉粉用太和豆豉自制卤酱更是一大发明。因为凉粉表面光滑,拌凉粉时光是酱油没有卤酱就难以上味,而加上卤酱就能起到勾芡一样的效果。因此,赵金山出售的凉粉,无论黄白,都是麻、辣、甜、酸、香,五味俱全。凉粉吃完后,碗底还剩余许多佐料和红油,若你用成都的白面锅魁蘸着吃就更加惬意。

赵凉粉出名之后,洞子口陆续出现了几家卖凉粉的,如“夏凉粉”及“陈凉粉”等,成为地方名产,并迅速进入成都市区,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青睐。在每年的青羊宫花会及庙会上,洞子口凉粉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正如后来曲艺表演艺术家李月秋演唱的清音《赶花会》所唱的那样:“姑娘们爱吃锅魁夹凉粉,辣飞儿辣飞儿又辣飞儿,嘴巴上吃个红圈圈儿……”

洞子口凉粉创始人赵金山早已作古,遗留下一副当年卖凉粉的担子,还在长久村她孙女家中存放着,那是历史的见证。遗憾的是赵凉粉的手艺并没有被其家人继承下来。可喜的是,如今洞子口的饮食业,除了供应各种荤菜酒席外,只要顾客点到,都会端上一盘地道的洞子口凉粉,好比一篇文章中增加一点亮点。洞子口凉粉并非哪一家专利,会做的商家众多,且味道鲜美,质量上乘。作为一个地区的名小吃,洞子口凉粉早已名扬四海,所以洞子口的美名是以凉粉做名片介绍出来的。

欢迎关注最成都微信:zuicheng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