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蔡峡成:补上“工匠精神”的短板

补上“工匠精神”的短板

□蔡峡成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所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短短二十几天里,李克强两次提及“工匠精神”,充分反映出这一概念在国家层面上的地位。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

近来,许多媒体谈到这个话题时,往往拿瑞士的钟表匠、日本的“寿司之神”及英德的纯手工汽车说事。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涌现出的“倪志福钻头”、“王崇伦万能工具胎”、“郝建秀工作法”等中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理所当然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然而,当今一个个严酷事实却摆在人们的面前:一方面是某些行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而另一方面却是国人的“海淘”热久不降温;一方面是“人才过剩”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新蓝领收入秒杀众白领”,许多制造业高级技工严重匮乏。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说:“这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当前中国制造业所缺失的,必须补上这一‘短板’。”

怎样补上这个短板?首先,要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机制体制。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奥林匹克”,德国、韩国、瑞士等制造业强国对此高度重视,如果本国技工摘得该大赛金牌,成为“蓝领冠军”,则会享受到体育明星般的荣誉。目前,我国尚缺这方面的顶层设计,要尽快补上这一短板。

其次,企业要把培养能工巧匠提到与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同等高度,舍得花本钱。去年9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河南洛阳矿山机械厂考察时说,飞利浦公司一个首铸材料工人带领着一个团队,这个技术工人的年薪20万欧元,跟总经理年薪一样。因此他希望国内企业要提高高精尖人才的待遇。

第三,广大青年职工要摒弃“君子不器”、“白领崇拜”等观念,少一些心浮气躁,少一些投机取巧,少一些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学好本领,干好本行,用勤劳、专注、坚持、务实赢取未来人生,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中国国门时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