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学霸婆婆读大学 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箴言

最近,据报道,成都一位学霸婆婆居然拿了8个大学毕业证,83岁的她,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真是令人敬佩,让学渣们情何以堪啊。

成都市老年大学创建于1986年,就在建校第二年,唐陵就报读这所老年大学。那时候,刚退休的唐陵欲谋划做生意,结果辛苦挣的钱全部被骗走了,一度陷入郁郁寡欢。为了打发时间和排解心情,唐陵进入老年大学学习,没想到一读就是28年。

最初几年,唐陵一周只休息一天,其他六天排了满满的课程,文学欣赏、历史、养鸟种花、音乐……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后来,唐陵逐步把课程缩减成一周上五天,四天,三天……如今,唐陵每周一都要到学校上学,。

学霸婆婆读大学 身体力行活到老学到老箴言

每周一,唐陵都要花50分钟赶到老年大学上课。

28年间,唐陵学完一门课程毕业后又重新报名,继续学习或换门课程再学,已拿了8个老年大学的毕业证,现年83岁高龄依旧“不毕业”。

老年大学

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退休后的老龄人口更是缺少娱乐活动。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法国。1983年6月4日,山东省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1984年3月1日,广东省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民办老年大学---广东领海老年大学;中国的第一套老年大学教材于1987年秋出版发行。老年大学的办学方式非常灵活,既有固定场所集中授课,也能远程授课。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存在问题

1.无权威机构组织牵头教材建设工作。上海老年教育教材建设之所以滞后于上海老年教育的迅速发展;滞后于国外和其它省市老年教育教材的建设,关键是上海老年教育长期来,缺乏一个能行使政府教育职能的权威管理机构(部门),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老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轨道:没有把老年教育放在与其它成人教育并列的位置上;对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的办学资质、师资、教材等,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标准和要求。如此,下面各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办的老年学校、教学班,从属关系五花八门,对教材问题就更无统一的说法了。于是,教材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材,放任自流,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教材的内容、标准、要求,根本无法规范统一,以致上海老年教育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老年教育的自身发展,落后于外省市的老年教育教材建设,更落后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的老年教育教材建设。

2.教师短期意识导致教材建设滞步不前,教材的编写、教材的优劣决定因素是人,而这中间关键又是任课老师。所以,还需要从教师的原因进行分析。长期以来,老年学校的任课老师基本上是聘请外校在职的教师或已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大都是利用、发挥自己一技之长,以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可以增加一点经济收入。因此他们一般在好几处老年学校或其它学校任课,很少有时问能静下心来考虑教材建设问题。加之绝大多数任课教师在老年学校里没有办公室、办公桌,赶来就上课,上完课拎了包就走,各自单打一,难以开展教研活动,对教材、讲义也难以进行研讨、修订、改进和提高。

由于教师与学校无从属关系,无上下级关系,无长期利益关系,学校在教学业务等方面很难对教师有什么制约,教材的内容、形式;教学的标准、要求;教育的质量、考核,只能听凭任课老师说了算。这种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必然会使教师形成短期意识,并导致短期行为,他们很少会积极主动考虑学校的长期规划、教材的建设开发和老年教育事业的提升发展。

3.门户流派各异,难以推行统编教材。由于老年学校不象普通教育和其它成人教育,聘请的任课老师来自各学校在职教师或退休教师,老年学校对他们的思想、观点和使用教材、讲义、方法、标准等等,无法规范统一。而各任课老师都各承师门,各有流派,特别是艺术类,这种学术观点上的门户之见、流派之争更为突出。自己的不愿全部公开,别人的观点、教材不愿采用。有一位老师直截了当地表明:“本人很想出教材,但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内容想保留,不进教材,但上课会讲,如统编同类教材,本人不会采用。同样。自己出版,别人也不会采用。”还有位老师也坦率地说:“现在这样蛮好。编成教材,印刷出版,给人评头论足,何苦呢?我都退休了,又不要评职级职称。再说出了教材,人家自己看看学学,就用不着来上课了。”言下之意,学员不来上课,还要我老师干什么?当然还有出了书,专利问题、版权问题等说不清的麻烦事。因此,不少教师安于现状,宁愿用讲义、做板书,也不愿编写采用正规的专用教材。

4.无人财物支持,教材建设难以启动。教材不仅要对受教育对象负责,还要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负责;教材编写不只是写几篇文章、编本书,而是要成系列、成体系;教材的建设开发,教材的编写出版,不只是一、二所学校使用,它可能要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使用;教材不只是用一个学期、二个学期,可能要使用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因此,教材建设是一项细致、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人财物支持,需要由权威机构(部门)组织长期从事老年教育、有丰富教育经验、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相当文字写作能力、且具有高度责任性、事业性的教师,集中一段时间,在无干扰的环境里,一起研讨、整理资料、撰写、审改直至印刷、出版、发行。这一切均需要有一定的前期投入,不是几位任课老师,一、二所老年学校所能承担完成的。老年教育教材建设、开发一系列具体问题,在以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未提到政府老年教育管理部门议事日程上来。以致,即使老年学校办学干部、教师和热心老年教育的领导有此想法,有此愿望,也无法进入实质性启动。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