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李光耀女儿李玮玲抗议新加坡报业言论管制、及新加坡对其父的个人崇拜

李光耀女儿李玮玲抗议新加坡报业言论管制、及新加坡对其父的个人崇拜

题图是少年时的李玮玲与其父母在一起

4月1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女儿李玮玲在Facebook与Twitter的个人主页上发帖说,她将不再为新加坡报业控股撰写文章,因为那里的编辑不允许她有言论自由。她说,这也是她之前在Facebook 发表呼吁不要对李光耀搞个人崇拜的文章的原因。李玮玲说,未来她有文章,会向公众公开。新加坡报业控股属下的报纸包括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等。

李光耀女儿李玮玲抗议新加坡报业言论管制、及新加坡对其父的个人崇拜

这个性,啧啧。

事情的导火索可能源于最近李玮玲抗议新加坡近期对李光耀逝世一周年的怀念活动。

李光耀去年3月23日逝世,享年91岁。

李光耀逝世一周年之际,新加坡各地从本月起举办100多场活动,包括追思会、诗歌朗诵、植树和健走,缅怀这位“国父”。

3月21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头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旗帜》,配图是一幅近两人高的李光耀画像,由110名青年用4877块代表新加坡国旗红白两色的橡皮擦拼成。

对此,李玮玲3月25日在Facebook个人主页上发表日志说,这一活动“用心良苦”,“却令我畏缩”。她相信父亲如果在世,会反对这种“英雄式膜拜”。

李玮玲强调,李光耀“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和任何任人唯亲的迹象”。

她提醒说:“任何崇拜行为都可能导致反作用,使下一代新加坡人以为我父亲做事的动机是为了名利或创建一个朝代。”

她表示,综观各项纪念活动,她怀疑人们投入时间、精力和资源筹备的这些活动能否真正有益于新加坡,有益于新加坡人。她同时质疑,李光耀离开仅仅一年,一些人尚未从去年哀悼的沉重心情中走出,是否有必要举行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

“或许,我们应当留出一些空间,让一些觉得去年父亲去世后的活动不足以表达敬意的人抒发他们的情感,”李玮玲说,“但纪念李光耀的更好方式,是我们一起为了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福祉而努力工作。”

李玮玲不短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李光耀如果在世,看到他过世一年后各种对他的英雄崇拜,估计自己都会觉得烦。


我父亲李光耀去世后的一个礼拜,新加坡人反应之强烈,新加坡人自己都觉得出乎意料,更不要说外国的观察家们。就算我作为他女儿,也为大众表现出对我父亲的强烈情感而震惊。


在那场大众的悼念中,我对我们自己的了解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全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也对我们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在悲痛的时刻汇聚到一起。我们耐心地等待暴风雨过后,跟这个国家的建国领袖最后的挥别——他的一生,为这个国家和国民殚精竭虑沤心呖血。


经过那些哀伤的人都还清楚地记得,不管雨多大,每个人都极其耐心,包括对身边其他人也表现出极大的包容和体谅。一位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的记者把这个称为“奇迹”,我有同感。


我们因此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也因此获得了其它国家的尊敬。作为李光耀的女儿,我为他一生的努力获得国人的如此认可,深感欣慰。


但是我也清楚,全国人民,包括我,必须好好面对失去李光耀后的生活。


过去一年里,新加坡的生活看起来已经回复正常。于我个人而言,当然情况有所不同。我没有在公众面前流露我的感情,并不意味着我内心不伤痛。


这种伤痛最近好多了,虽然并未完全复原。所以我拒绝对父亲周年祭公众活动发表评论。


但是,3月21号《海峡时报》头版文章,我却忍不住想说两句看法。文章用了一张图片:用4877个橡皮擦拼成了我爸爸的头像,两米三宽,三米一高。题为:我们的建国父亲、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旗帜。


这是110个从17岁到35岁的新加坡人用带国旗的橡皮拼成。


这出自善良的好意的行为,却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后面由于带了若干敏感词,就不在此一一贴出翻译了,有心人可以自行翻墙去看。

今天(4月2日)早上,李玮玲又发贴称,很多人说李光耀禁止言论自由,但事实并非如大众理解的那样。她的父亲的观点是:“你错了。如果你的叙述是准确的,很好;如果你是诽谤,我将必须在法庭上捍卫我的名誉。”李玮玲说,父亲从不担心对他的事实评论。

李光耀生前身后,围绕其及新加坡政府对言论自由管制的争议不断。最近一起案例是去年李光耀逝世后,其国葬仪式刚一名17岁青年在网上发布视频发表对李光耀不敬言论,继而被警方逮捕。

1987年,李光耀对《海峡时报》说:“我时常被指责干预公民的私人生活。是的,要是我没这样做,我们今天就不能来到这里。”

“我们(政府)来决定什么是对的。哪管大家怎么想。”

不知道天上的李光耀如何看待今天他女儿对新加坡报业言论管制的抗议。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