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代头条 > 正文

绿色的呼唤——探访祁连山生态

河西走廊,连接中原与西域、东西方文明的伟大通道,数千年来从未中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如果没有祁连山,丝绸之路难逃埋没黄沙的宿命。

2100多年前,匈奴人曾留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今天,在保护与发展的博弈中,如何寻找人与自然和谐之路?

绿色的呼唤——探访祁连山生态

“母亲山”伤痕累累生态修复紧锣密鼓

一阵喧闹后,山谷重归寂静,只等着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时播撒草籽、恢复植被。3个月前,这里曾机器轰鸣了3天——关井口,清废渣,拆宿舍,挖了几十年煤的矿井被彻底封停。

4月初,寒意仍未褪去,而清冷中酝酿着新的力量。走进祁连山深处,可以领略到壮美的草原、森林、雪山、冰川,不时也能发现黑黑的矿洞、破碎的山石,那些是近几十年里人们过度索取带来的后果。

祁连山孕育了维系河西走廊绿洲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养育了下游500多万人;由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西绿洲和祁连山共同构成了阻隔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南侵的防线,也是拱卫青藏高原乃至“中华水塔”三江源生态安全的屏障。

同时,祁连山区矿藏富集,被称为中国的“乌拉尔”。开矿是最快捷也最直接的“靠山吃山”方式。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小煤矿为主的矿山探采规模持续加大。最新一轮清查数据显示,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目前还有各类建设项目和需要整改的问题200多处(个),其中矿山探采项目逾60个。4月13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内已设置采矿、探矿权144宗。大规模无序采探矿活动,造成祁连山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塌陷等问题突出。

如今,轰鸣声和尘灰散去,林间复归寂静。祁连山保护区内大部分采矿、探矿项目已被关闭或冻结。河西走廊的“母亲山”——祁连山,寂静无语,伤痕累累。所幸,祁连山的生态状况如今已受到党中央、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综合措施正在或将要相继实施。

绿色的呼唤——探访祁连山生态

有人拼命攫取,就有人拼命守护

从17岁算起,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大河自然保护站新城子资源管护站站长马培仁已在祁连山中巡护38年。时隐时现的关节疼痛,是宿地窝、爬山林的护林生活留下的特殊记忆。背水壶、带干粮,徒步穿越几十公里,一年穿坏八九双鞋,有时还会与狼对峙。像他这样的管护员,在祁连山中有710多人。

……

守护者们用时间和生命深爱的不仅是一座山,更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

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对生态最好的保护就是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的扰动,对生态破坏最好的补救就是人工生态修复和自然恢复。然而,开发是数十年累积之果,关停退出也非一日之功。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境内有1000多万亩草原。经近十年努力,祁连山张掖段天然草原已累计减少牲畜28万多个羊单位,但是仍超载13.4万羊单位。

靠着祁连山吃饭的不仅是牛、羊、马,还有人。限制天然放牧,推广舍饲养殖,搬迁牧民定居,都是在退出,都是在纠偏已过度失衡、负重的祁连山生态链。正如当初,进是找出路;现在,退也必须有出路。

绿色的呼唤——探访祁连山生态

破解共同困境打造和谐共存新境界

据环境保护部调查,“轻保护、重开发”的问题在全国许多自然保护区都不同程度存在。涉及保护区的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农业生产活动、资源采集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等,成为影响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表示,遥感监测发现的采石、工矿建设、能源资源开发、违法无序旅游开发以及其它人工设施建设等已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和功能受到损害,个别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已经大幅减少甚至消失。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察中发现,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发问题仍然多见。

祁连山的生态嬗变,正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这座横亘中国西部青藏高原和西北荒漠的巨大山系,其生态区位的独特性在于,她对环境变化更敏感,从而也更脆弱。

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相融的整体。像祁连山这样环境敏感区域的生态变化,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的是更大尺度的环境变化。去年末,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称,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2016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全球平均温度高出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约1.1℃。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又是对自然过度索取的物种。保护和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恢复“母亲山”呵护滋养人类的功能,不仅需要眼前立竿见影雷厉风行的行动,还需要站在更高的生态文明视野定方略、谋全局。从某个角度说,保护好祁连山,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今天,精心呵护祁连山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河西走廊这条历史中的伟大通道再现辉煌,让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永远畅通。所有努力和心血,必将迎来一个生态良好的明天。

最新文章